打着“名校附属学校”的幌子, 开发商卖的是 房子,名校收的是管理费,地方政府要的是税收和政绩,可谓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是,这种抬高了房价、教育质量还是老样子的结果,老 百姓是不买账的。“卖牌子办校”的做法严重污染了教育生态,理应受到舆论的严厉批评。
客观而言,名校合作办校在一些地方确实能够推动学校管理升级,传播先进办学理念,提高当地师资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互通,对解决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是提高地方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在实际运作中,有些地方的冠名办学却变了形走了样。高收费、抢生源、高价位学区房,“傍名校”不仅未能优化教育资源,反而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更有甚者,学校只是换个名校的名而已,其实质内容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引发百姓不满与抱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谎言总有被揭穿的一天!有名校之名,无名校之实,久而久之,大家对这种名校牌子不再认可。“破坏性开发”、砸了牌、毁了名,对名校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损伤。因此,名校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牌子,莫让短期利益给名牌抹黑。
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也要摈弃短视行为、功利主义,要严格把关,防止名校合作办学走偏。同时,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帮助学校抓内生发展,扎扎实实练好教育基本功,让优质资源落地生根。另外,要警惕资本利用家长青睐“名校”的心理,刻意炮制名校概念甚至是“伪名校”,误导教育风向,造成恶性竞争,加剧社会焦虑。
冠名办学,冠的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办学者需反思,何为真正的名校合作办学,何为优质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一场交易,莫让利益绑架了孩子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