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下的 新冠疫情和防疫措施,当前社交媒体上,正在进行着一场巨大的争论,主要焦点如下:
一、关于奥密克戎病毒:不少人开始认为,毒性已经很低,对人影响已经很小,感染也基本是无症状。再加上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太强,给人感觉是防不胜防,过去的防御体系好像也失效了,此时再继续投入巨大经济和社会成本进行防疫已得不偿失。
二、关于疫情防控:当下,地方在执行中央20条时,依然存在局部层层加码的现象,尤其是最近疫情出现多点散发后,这种矛盾显得更加突出。有观点认为,现在的疫情防控一则投入成本大,二则影响了经济发展,三则影响了公众的正常工作 生活,应该放开防控措施,甚至认为反正奥密克戎也防不住,不如早早“躺平”。他们虽然没有打起来反对“动态清零”政策的旗号,但行为上明明在反对“动态清零”。为了达到目的,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甚至去否定中国三年来的防疫成果,宣扬美西方那种以死亡几百万人为代价的“躺平”才是最有效的策略。
三、关于经济发展:很多人防疫与经济发展进行了绝对的对立,认为是防疫影响了经济发展,甚至认为只要放开了,经济立刻就好了,经济问题立刻就解决了。
很多战友问占豪的看法,那么占豪就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与战友们商榷参考。
首先,和大家一样,对于一刀切的层层加码,占豪也一样不认可,并且认为这种容易激化矛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二十条》要求防疫政策要科学、精准,做到科学和精准才是关键,但在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面前,这的确很难很难,地方迫于防疫形势,有时候依然会采取局部静默的方式来控制疫情。适当静默是否对遏制疫情有帮助?整体还是有帮助的,但代价也是巨大的,所以大面积静默客观上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防疫形势。
静默不行,那么我们还能有效执行“动态清零”政策吗?“动态清零”政策还适合当下形势吗?占豪认为,其实我们只有这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动态清零”。所谓“动态清零”,并不是追求绝对清零,而是把疫情控制在可控的程度,从而不至于出现医疗挤兑和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说白了,就是通过“动态清零”政策的执行,让疫情控制在对经济发展、社会活动影响最小的程度,以最小的成本来控制疫情。
说到控制疫情,立刻可能就会有人问,既然病毒的毒性已经大幅降低,我们为什么一定还要防疫?放开不好吗?西方放开不也挺“正常”的吗?
客观说,奥密克戎的毒性的确是降低了,但当下依然存在两大系统性风险:
一是变异风险
张伯礼院士日前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的变异动态一直是防疫措施优化调整的重要前提基础之一,《二十条》当然也是基于当下奥密克戎的防疫特点而制定的。张伯礼还解读说,从新冠 肺炎疫情之初到现在,我国防控方案的调整始终与疫情形势相关,具体来说是四个方面,包括病毒变异、免疫屏障、防控能力、治疗方案。
那么,现在病毒的变异态势如何呢?关于这一点,张伯礼院士也做了明确表示,奥密克戎成为主流毒株后,一直在不断变异,它的致病力减弱,但传染性增强。他认为,奥密克戎难以彻底消灭,但希望越变毒性越低。请注意,张伯礼院士说的事“希望越变毒性越低”,这也就意味着奥密克戎进一步变异依然存在毒性增强的风险,虽然这种风险比毒性降低的概率低,但这种风险就注定了我们依然要谨慎,因为防疫“躺平”容易,但就再也没有起来的机会了。
基于此,继续维持“动态清零”政策,不至于疫情无法控制,以拖待变是正确的选择。
二是击穿医疗体系的风险
我们人口多,尤其老年人口基数非常大,但我国的医疗床位数每千人还不足7张,而且还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像百万人口、全国百强县市的县级市,千人床位才3张,我国更多县以下的病床数非常少。我国的ICU重症病床数就更少了,每十万人才3.8张。由于新冠肺炎是传染病,所以感染后一旦成为重症,必然还要通过设置隔离区,这就意味着资源还需要进行分割应对。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奥密克戎的传染性,考虑到我国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口规模,一旦奥密克戎大爆发,击穿医疗体系毫无悬念。那么,击穿医疗体系后的后果就是,无论是奥密克戎重症或者是其它疾病,就医都将变得非常困难。不止如此,考虑到我国医护人员数量依然较少,那么当奥密克戎流行后,医院为了保护自己一定会采取措施,包括停诊、医生一旦感染将会休假等都会对医疗资源构成巨大压力。医护人员也是人,当奥密克戎防都防不住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通过降低效率来保护自己,到那时资源会显得更加匮乏。
真的出现那种情况,一旦感染出现重症,能不能恢复恐怕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就是通过“动态清零”政策,让疫情整体处于可控状态,从而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尽量维系一个正常状态。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下的现实,为了控制疫情,局部依然有层层加码的情况,这客观上影响了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客观上说,现实决定了我们必须做到科学、精准。那么,为什么地方又总是层层加码呢?原因很简单,要做到科学、精准,难度的确 太大,现在的很多防疫手段都不能真正有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基层在做不到科学、精准的情况下,不得已又采取局部静默的方式来达到控制疫情的目的。
基层防疫有问题我们必须正视,但疫情必须要防住这个“共识”我们也必须得有,但要地方普遍做到科学、精准,这也的确需要一个过程,毕竟要对防疫手段进行大升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需要大量的探索、实践和优化。对于这个过程,大家还是需要理解和支持,当然对于不合理、不科学、不精确的地方,也应该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快推进防疫手段的改进,以尽快匹配《二十条》的防控要求。
对于部分人最近受人蛊惑去反对防控,占豪认为那不但非常傻,还可能成为炮灰,大家可千万不要去做这样的炮灰,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力量一直在寻找搞乱中国的契机,不要被不良势力当枪使。关于 网上的那些反动势力,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典型案例,这完全可以确认是一只台蛙1450,而现在活跃在大陆互联网的台蛙1450估计至少数万人,每天他们拿着 狗粮,干着的都是挑动各种情绪的事。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去做他们的炮灰!
疫情防控肯定会不断进步的,越来越科学和精准是必然的,但毕竟奥密克戎难对付,我们是需要给地方政府一些时间和空间,并且想办法提建议帮助改进防疫政策,如此才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利益。
现在还有声音认为,放开疫情、躺平了就解决问题了。那么,我们只需要看看美欧经济,他们早就放开了、躺平了,经济真的好了吗?美国经济,前两个季度环比都是负增长,直到通过俄乌战争不断对欧洲“吸血”,才终于在三季度恢复环比正增长。与美国关系最好的英国,10月CPI已经上涨到了11.1%,创40年新高。与此同时,英国三季度的GDP环比下降了0.2%,已经初步显露技术性衰退的征兆。考虑到美联储的持续加息,未来全球经济都将陷入技术性衰退,所以这肯定不是说放开了疫情管控经济就好了。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是制造业立国的国家,经济循环第一次分配大部分在制造业完成,一旦制造业的经济循环被打破了,那么接着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就成了无本之木,必然是好不起来的。而且,一旦疫情真的流行起来了,肯定很多人会选择尽量少出门,服务业也不可能真正好起来。所以,从经济视角看,让疫情整体可控依然是对整体最有利的,这也是为什么“动态清零”依然是需要坚持的原因所在。其实,大家只要看看郑州富士康的疫情给产业链造成的打击就明白了,一旦疫情起来了,必然对我国产业链造成严重打击。
当然,相比过去,我们的防疫政策调整是必要的,所以执行好20条非常重要。说白了,我们需要用最小的代价来防疫,把疫情用最小的代价控制住,让疫情不击穿医疗系统,不再全社会爆发,让社会整体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当然,要达到这一点,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必须继续维持“动态清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国家首先要维系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因为维系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我们才能稳住经济,否则就恰好着了美国的道。
这次网上很多水军在带节奏,就是希望把中国带乱,然后通过疫情在中国扩散来打击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让欧洲的产业资本更大规模向美国迁移而非向中国。所以,我们现在必须稳住疫情,根本原因之一也是我们的经济大环境的需要。试想,俄乌战争必然带来欧洲产业资本的迁移,而迁移的目的地主要就是美国和中国,如果中国此时疫情爆发,产业链、供应链遭到重创,那欧洲的产业资本就只剩下美国这一个选择了。相反,如果我们疫情控制得好,由于我国产业劳动力比美国更丰富,营商环境也更好,配套成本也更低,能源成本也更低,这就必然会让欧洲产业资本更动心。在这种情况下,那么谁最想中国“躺平”?所以,这次针对中国的网络蛊惑,绝对有外部势力干涉,我们国家也一定会抓出来幕后黑手,拭目以待。
当下难不难?的确难!但是,对我们国家来说,如果疫情爆发,形势会更难。当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世界都在卷,本质上这次疫情带来的效果就是“世界大战”级别的大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团结才更符合我们共同的利益。当然,这并不是掩盖我们本身存在的问题,譬如防疫中执行20条不到位的问题,我们依然需要去提出意见要求整改,最终大家必然还是能够共同向科学、精准防控迈进的。
当然,科学、精准防控,继续执行“动态清零”不是不惜代价地搞完全清零,而是要将疫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以最低的成本让疫情在安全可控的状态下存在,尽量不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努力,但通过努力终究还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