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层面说,这起案件的案情比较简单,基本事实不难查清,上海警方也没有对王思聪另眼相看,给予什么特殊待遇。下一步,公安机关将根据行政复议结果依法执行。应该说,殴打致人轻微伤被行政处罚、不服行政处罚决定提请行政复议,以及未来可能的双方达成一定金额赔偿和解,都是符合正当法律程序的。在相关案件中,对受害者进行赔付以获得从轻处罚,是很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并不存在太多争议。相信警方在这个过程中会依法依规办理,没有相关责任人能逃脱法律惩罚的空间。
和并不复杂的案情相比,这件事在舆论场上引起的声音却复杂多了。很多人感慨“有钱就是任性”,还有不少网友调侃说“求被王思聪打”“新年第一个愿望是被揍一顿”。大家对这种现象不陌生,而围绕王思聪的话题,往往混杂了戏剧性、冲突性、娱乐性,并伴随了强烈的情绪,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事情本身获得清晰认知,以客观、严肃的态度来评判、思考。但这样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王思聪过往有不少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的刺激言论,这次出现的一些传言和争议,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此有关。当年以一条“三十万的电脑就这么报废了”的微博出圈,王思聪作为网红的标签之一就是“有钱任性”,网友们对他“国民老公”的玩梗解读更多是出于一种娱乐心态。但是从私人领域的一些任意而为,到违反社会治安、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这中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当“王思聪打人”这样的违法事件出来后,公众会担忧其是否会继续“有钱任性”的原因,因为这将损害社会秩序的根基。 我们认为,每一起公共事件在经过舆论的喧嚣洗礼之后,沉淀下来的应该是公序良俗、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而不能是相反。在中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是社会秩序的基石,这是一条底线,也是一个共识。我们的法律和民意决不允许“有钱任性”的无下限嚣张。所以,绝大多数网友对这件事的看法代表了民意的主流:守住公序良俗的底线,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王思聪在网上有不少粉丝,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直接另类”“口无遮拦”的风格也赢得了一些肯定和支持者。但这更不能成为他突破底线的理由,相反在公共领域更应约束自己的行为。 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道德是高标准的法律。对当事人来说,应该通过这件事增强守法意识,对自己的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有更高的追求。对“围观者”来说,关于“王思聪打人”的调侃不能脱离法律和法治精神,违法追责、打人犯法的法治理念也不应被消遣化、庸俗化。我们希望关于这次事件的讨论能起到进一步维护公序良俗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