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3-2 09:47:22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一定要让国内医院国产和进口设备同样规格检查收费一样,才能从市场经济角度牵引采购国产设备。如果进口的可以收更高检查费,那医院一定会买进口的。
海峡导报报道:核磁共振是常见的医疗检查设备,不少人抱怨做个检查,也要花个几百上千的,其实哪怕医院定价高昂也赚不到什么钱,因为大头基本都被国外厂商抽走了。
长期以来,国内每家县级医院都摆着的核磁共振仪,基本都是进口的,而高端机器进价动辄千万以上,也因此,我国百万人口磁共振产品拥有量不足美日等国1/10。
但随着国内3.0T高端核磁共振设备的问世,这种被动局面才得以扭转,在前段时间的大型集采中甚至出现了293万元的底价。对此,外媒发文,“如此尖端科技竟被搞到白菜价”。
过去,核磁共振装置的研究主要把持在西方国家手中,贵的进口价3000万,美国和德国的西门子、通用电气、飞利浦三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以此为代表的高端仪器设备进口费用,更是占到了我国固定科研投入的50%以上,一年就高达千亿美元,仅次于半导体和石油,这还仅是裸机的成本,后期的维护维修费用还经常被外国人宰。
“落后就要挨打”,这极大刺激了国内的科研圈。20多年来的努力,最后终于打造出了国内首台3.0T高场磁共振设备。据悉,该设备具有专利124项,核心部件全部独立研发完成,突破国外技术壁垒。
尽管经过多年追赶,国内一批核磁共振企业正在加速崛起,图像质量、扫描速度等与国外相差无几,某些领域甚至实现了超越。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核磁共振技术起步太晚,导致现在国内很多医院,都只用已在发达市场打磨成熟的进口设备,国产仪器还处于相当弱势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