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宣传语高度概括了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原则以及鼓励的方向,其中鼓励探索,突出 原创,摆在了第一条的位置,换句话说,科研项目基金申请的前提一定是“原创”,不带有任何虚假的成分。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金量很高的原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都希望能够申请到项目基金,这已经不仅仅是项目资助问题,还涉及职称评选、高校的实力排名等,所以高校和个人都非常积极。 因为有利益,有些专家、学者、教授开始突破底线,通过各种手段去申请科研项目基金,表面上看很光鲜,皆大欢喜,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总有一天窗户纸会破! 近日,有业内 网友爆料,华中科技大学两位教授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了,都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以至于网友直呼:这叫科研吗? 一位是廖教授,在项目基金申报评审中,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向专家库成员发送邮件,试图以此获得特殊照顾。 另外一位是吴教授,这位教授就更厉害了,直接抄袭和利用了他人的科研基金申报资料,试图以便捷的方式通过评审。 但他们的把戏最终还是被自然科学基金委发现了,并进行了公开的通报,为了证实网友爆料,笔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官网上进行了查阅,确实发现了相关的通报,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条通报并不在 首页,而是在监督委员会页面的“处理决定”一栏内,而且通报的时间还是2023年11月底,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爆料,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这条通报。 廖教授是华中科大附属协和医院的胸外科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属于业内知名专家,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一流,有资料显示,他的个人年手术量超过600例,其中微创超过80%,有很多成果都发表在科技顶刊上。 全年无休,平均下来每天差不多要做2例手术,学术又好,谁能想到廖教授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也担心被刷,于是通过电子邮件,向评议专家寻求关照,这是典型的“请托”行为,最终他的申请项目被撤销,并取消申请和参与资格3年。 吴教授也是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名专家,他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是通过同事等人,从网络上获得了他人往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草稿,而且是直接用了,此举被认定为抄袭和剽窃,项目被撤销,也失去了3年申请资格。 都是业内的专家、学者,谁能想到他们在申请科研项目基金时也如此不堪? 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而且很多人都不想遮遮掩掩了,你说公开发邮件寻求关照,这是什么行为?要么是自信过头,要么是胆大妄为,把“请托”找关系当成了科研利器,以这样的态度能做好科研吗? 让人震惊的是,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的还不止华中科大的两位教授,还有山东大学、北理工、电子科大等985和211高校的教授,主要问题都集中在请托、抄袭项目申请书、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等。 业内人士都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都会发布通报,反复明确要求,但依然有人铤而走险,抱着侥幸心理,通过各种不当的手段试图蒙混过关。 从表面上看,只是损失了申报项目基金的机会,失去了几年申报资格,而且还似乎值得冒风险,但本质上这些科研项目申报已经变味了,影响的不仅是个人形象,更影响了高校的声誉。 华中科大2023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排名全国高校第十位,项目经费超过了3.4亿元,虽然比不上排名的高校,但已经超过了武大等985高校,客观地说,这是华中科大科研实力的体现。 可是这两位教授被通报后,人们对华中科大又有何评价呢? 大学教授需要科研项目基金,高校也需要漂亮的数据,但科研项目基金申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瑕疵,否则很多事情会逐步变味,投入再多的资金也无法产出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些教授和专家被通报,确实是捅破了窗户纸,让那些披着虚假外衣的科研项目露出原形,这有利于持续净化科研环境,实现科研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