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6场),介绍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中心大局、提升服务质效,全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中心大局,着力抓好政策落地和试点落实,积极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市场体系,服务保障济宁市经济社会建设。 立足本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重点推进产权交易“应进必进”,扩大公共资源交易规模。搭建国有产权交易系统移动端,助力国有产权交易逆势增长4.39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推动微山、梁山两地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实现全市产权交易全覆盖。畅通新兴要素进场交易渠道,相继完成特许经营权、无形资产、亚行贷款项目27宗。 二是发挥平台服务和技术优势,支持鼓励“愿进则进”。畅通国有和民营企业目录外项目进场交易渠道,为739个项目提供优质的交易保障服务。推进“企业闲余”平台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范围,加大推广力度,已累计成交标的97个,为企业直接增收27.72万元。 三是推行“降”“减”“免”组合措施,助力投标企业“降本减负”。将电子保函费率统一由3‰降至1.5‰,投标保证金收取比例从2%降至1%或直接按照综合信用评价等级减免,以信用承诺书代替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对中小企业直接免除投标担保。 四是畅通应急采购“绿色通道”,保障全市防汛、防灾大局。制定出台《应急采购项目服务实施办法》,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建立畅通抢险救灾、突发事件应急采购“绿色通道”,年内共为15个项目提供主动靠前、容缺受理、快速响应等服务,确保各项紧急任务的物资供应和服务支撑。 试点突破,创新引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建设 一是顺利完成BIM应用省级试点任务,提升平台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制定《BIM智能评标评审系统应用试点项目方案》,调整和优化交易平台、评审系统和标书编制软件,实现BIM智能评审系统与交易系统在各环节的无缝集成和数据交互共享,目前已完成3个项目。 二是推进规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省级示范任务,服务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支持鼓励嘉祥、邹城、鱼台等分中心,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制度、技术和专业优势,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规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邹城市构建了“市—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优化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等9种类型交易流程。嘉祥县开发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系统,为交易各方提供透明化、公开化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鱼台县构建县级农村“三资”项目交易服务平台,引导农村集体产权进场规范交易。 聚焦重点,全面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 一是推进多点分散评标,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交流。制定《多点分散评标建设改造方案》,协调推进14县市区分中心全部加入省调度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一体化协同发展。截至目前,市域内多点分散评审项目达到了1237个,位居全省前列。坚持跨省远程异地评审“扩圈增量”策略,先后与广西柳州、江苏常州、安徽淮北、成都蒲江等5地建立了合作关系,全国朋友圈扩大至10个,完成交易项目6个。 二是扎实做好准备工作,打好移动CA全国互认基础。按照国家移动CA互认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省发改委部署要求,细化任务分工,在全省率先完成网络设施环境、硬件设备资源的部署和准备工作,目前正在部署CA互认共享组件和交易系统改造等任务。 三是推广数字见证模式,规范提升评审阶段服务质效。自2015年代理机构全面退出评标室以来,中心持续优化评审服务模式,完善线上服务功能,在全市推广数字见证模式,对接融合多系统平台,满足代理机构在线服务、见证人员线上见证、监督人员线上监督等功能要求,进一步降低评标过程人为因素干扰,实现了评审专家与外界完全物理隔离。 四是开发智能辅助评标系统,构建公正高效的评审体系。研发电子投标文件上传IP与MAC地址双比对、电子清标、暗标错位评审、专家打分预警等功能模块,助力专家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及时、准确发现围标串标的“蛛丝马迹”。研发“AI预评审”系统,实现运用智能技术对投标文件自动比对、筛选,为评标专家提供实质性参考,提高评审的公正性和高效性。 2025年,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围绕中心大局,制定针对性举措,着力在互联互通、应进必进、愿进则进等三个方面加压奋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和效能,为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保障和强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