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传统的开刀手术,使得合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在颈部留下“自刎式”疤痕,给不少患者带来巨大的困扰。
近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乳甲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双科在成熟开展经锁骨下入路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和颈前小切口腔镜辅助下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基础上,将传统颈部切口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切口移至锁骨下方,在根治疾病的同时,经锁骨下入路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在颈部无瘢痕的基础上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且术后咽喉部不适感轻。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种全新的颈部无痕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
1、关于颈侧区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一般包括两个部分: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即清扫气管前、气管旁及喉返神经周围的淋巴结。②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即清扫颈内静脉周围及副神经链的淋巴结,按颈部淋巴结分区为Ⅱ~Ⅴ区淋巴结。其中,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因手术范围大,其手术难度也相当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视,从过去经典的根治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逐渐过渡到保留颈内静脉、副神经及胸锁乳突肌的改良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再到目前的保留颈丛神经的低位弧形领式切口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可很大程度上改善术后的外观并保留正常的运动感觉神经功能。
2.关于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较常见,传统开放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切口包括“L”形、“U”形、Macfee切口、“曲棍球棒”形及下颈部领式大弧形切口,以上切口均较长,术后颈部瘢痕较明显。下颈部扩大领式切口是目前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最常用的手术切口,该切口在保证肿瘤根治性的前提下能提高术后美容效果。然而,下颈部扩大领式切口有时仍难以充分显露Ⅱ区,特别是当病人颈部较长时,Ⅱ区显露和淋巴结清扫更加困难,会增加副神经及血管损伤风险,并易导致Ⅱ区淋巴结残留。为方便Ⅱ区淋巴结清扫,采用Macfee切口可提高清扫的彻底性和安全性,但会影响颈部外观。由于甲状腺癌好发于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传统手术切口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获得更好的术后美容效果,腔镜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出现了多种入路,如颈前小切口腔镜辅助、经胸前入路、经胸经口联合入路、经腋窝入路及经双侧胸腋联合入路等,均可获得良好美容效果及肿瘤根治效果。与其他入路相比,经锁骨下入路既能保证切口的隐蔽性,且术中经胸锁乳突肌肌间隙进行操作,不破坏颈前区结构,能够较好地保护吞咽功能。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靠,手术清扫彻底,切口隐蔽性好,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