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0|回复: 1

[百姓心声] 部分老年大学竟沦为大卖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越来越多老年人渴望拓宽朋友圈、解锁新技能,进而丰富晚年生活。老年大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途径。

然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达7.6万所,参加学习的学员超2000万人,但只能满足8%左右有需求的中老年人。在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下,一些民办老年大学、教培机构纷纷涌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老年教育加盟潮流。

潮流之下,泥沙俱下。

一些不良商家以举办“老年大学”为幌子,打着“免费体验”“名师授课”的旗号,利用老年人群体防范意识薄弱、信息不对称等特点,诱导其花钱购买高价课程或相关产品。层层套路后,一些不明真相的老年人深陷消费陷阱甚至络贷款中。

从媒体调查看,部分老师并非教育工作者,而是经过话术培训的销售人员;部分老年大学也并没有办学资质,其真实身份是教育培训机构。

有必要追问,这些披着“老年大学”外衣的教培机构,是如何一路“蒙混过关”,以达到收割老年人“钱袋子”的目的?

细究不难发现,他们使用的套路并不复杂。比如,为逃避监管,有的机构把推销课程包装成“学习资料”“教材”等,以“自愿购买”的名义向老年人兜售。再比如,有的机构与民办老年大学以“合作办学”名义,通过支付场地租金、课程分成等方式,将推销课程植入日常教学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该沦为一句口号,而要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针对部分“老年大学”沦为推销场的现实困境,破解之道可从两端发力。一方面,增加有品质有温度的老年大学供给。去年底发布的《我国老年大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县级及以上老年大学以政府办学为主,约占老年大学总数的85.36%。随着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加之国家出台一系列举措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年教育这条赛道定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

另一方面,织紧织密监管网络不可或缺。当前,我国并未就老年大学的办学性质、办学标准、课程设置和收费规范等进行明确规定,这客观上也给不良商家钻空子留下了空间。为此,当务之急是为老年教育立法,以明确监管主体。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当严查利益输送,建立“课程黑名单”,禁止以“自愿购买”名义变相推销,实施联合惩戒。唯此,老年大学才能少一份套路,多一份真诚。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必要追问,这些披着“老年大学”外衣的教培机构,是如何一路“蒙混过关”,以达到收割老年人“钱袋子”的目的?

这些私办的 所谓  老年大学,根本就不是老年大学,就是卖货的公司。打 着   老年大学  的旗号,开了个公司。

济宁的官办的  老年大学,很正规。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梁山山 威望 +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20 04:47, Processed in 0.06523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