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6|回复: 4

[济宁资讯] 济宁兖州615亿GDP背后的转型挑战:“去矿化”的阵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6:22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兖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2023年实现了615亿元的GDP总量,经济发展看似蓬勃,然而其背后却隐藏着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与转型的艰难探索。煤矿产业作为兖州的传统支柱产业,其占比仍然超过35%,而新兴产业的贡献率却不足20%,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成为了制约兖州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兖州的轨道交通优势与其产业空心化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鲁南高铁兖州北站日均客流超过8000人次,这一数据无疑彰显了兖州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地的高端装备企业外流率高达30%,这一现实无疑给兖州的产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外,兖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已经连续三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空心化的趋势。
面对这一转型悖论,兖州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依托济宁高新区的产业外溢效应,在颜店新城建设“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园,成为了一个值得期待的选项。颜店新城作为济宁市“一二三四”重点建设任务“四城驱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的理想之地。
该产业园的建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兖州的轨道交通优势,将物流优势转化为制造优势,还可以吸引高端装备企业的入驻,从而填补产业空心化的空白。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兖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从传统煤炭产业向智能制造产业的转型。
济宁兖州615亿GDP背后的转型挑战:“去矿化”的阵痛-1.jpg 事实上,兖州已经在绿色制造和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兖州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如今已拥有多家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以及“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此外,兖州区还在造纸包装新材料、橡胶化工、高端装备、食品医药以及新兴产业等领域持续丰富产业链,努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然而,这些进展仍然不足以完全改变兖州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因此,建设“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园,不仅是兖州实现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步,也是推动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未来,兖州有望通过这一产业园的建设,逐步摆脱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高级化。而且,这一举措也将为兖州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其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兖州的转型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发表于 昨天 1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姆张说过 山东的GDP都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绿了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邹城的煤矿产业占比估计得有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南高铁兖州北站?胡说八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23 00:47, Processed in 0.08611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