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1|回复: 3

[济宁资讯] 济宁市齐李村第一次尝试共享经济 “共富大棚”种出十万年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8 10:55:38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济宁市齐李村第一次尝试共享经济 “共富大棚”种出十万年薪-1.jpeg

棚外春寒料峭,棚内生机勃勃。3月4日,曲阜市防山镇齐李村“共富产业园”的暖棚内,五六两重的“红灵”西瓜已经挂上枝头,村民孔祥涛正为西瓜调配牛奶加红糖的“营养餐”。

“牛奶可为西瓜提供氮、磷、钾等养分,适量喷洒,结出的果子口感和甜度都能上一个档次。”孔祥涛说。

今年38岁的孔祥涛,几年前还和周围的村民一样,对家里那一亩三分地有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情结,直到去年村里建起“共富大棚”。

2024年,齐李村多方筹措资金,在集中流转来的土地上建起了20个大棚,一方面与外地现代农业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另一方面,所有大棚以免除大棚租金、村集体保底价收购的形式,面向全体村民承接个人承包。前所未见的“共富大棚”模式一出现,迅速引起不少村民的热烈讨论。

虽然村口早早贴出了承包启事,却迟迟没有人伸手揭榜。

“一个占地2亩的大棚,每年可先种两茬精品西瓜或甜瓜,两个多月能净赚1万多块钱。”孔祥涛在仔细算账后,决定做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也一如他的预期,两个大棚全年带来了四五万的纯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和“业余”开农机赚的3万多元,他年收入突破了十万“大关”。

“咱村有人种大棚种出了十万‘年薪’!”孔祥涛的事很快在村里不胫而走,今年开春再包大棚时,还没被包出去的棚瞬间被“哄抢一空”。

齐李村党支部书记牛中兴说:要种大棚得先过“三重关”:一是几十万的建棚投资,二是缺少知识和种苗来源,三是找不到销售渠道。这三大难题,被“共富大棚”一次性全解决了。

目前,“共富大棚”已增加就业岗位100个,年增加农户家庭收入4.5万元,齐李村因这一项目每年增加集体收入近百万元。


— 大济宁 APP 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你与黄昏皆过客 2025-3-8 11:57 威望 +2
发表于 2025-3-8 1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希望不是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8 11:5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几口子十来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8 22:0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网络问政的经常问它们的大鹏分红什么时候才能发下来……半年问政了两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15 22:33, Processed in 0.08253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