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日,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三孔景区迎来重要时刻,孔庙西路建筑群正式向公众开放,这也标志着孔庙建筑群历经岁月洗礼,其东、中、西三路全部揭开神秘面纱,正式迈入全域开放时代。
金丝堂 恢复礼乐传习功能
“金丝堂作为祭孔乐舞的重要展演场所,其殿内彩绘历经千年,不仅是时光镌刻的历史丰碑,更是礼乐文明传承的活态见证。”4月2日,在位于孔庙西路的金丝堂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祭孔大典传承人孔令凯看着《金声玉振》《大成乐舞》等雅乐表演重现在眼前,有感而发。 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历经两千余年的70多次重修扩建,使得形成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孔庙建筑群沿南北中线对称布置,分为东、中、西三路。西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以启圣门、金丝堂、启圣王殿为核心,辅以宋景佑五年《五贤堂记碑》、元代《加封启圣王碑》等珍贵碑刻,是一组反映儒家尊祖敬宗及礼乐文化内涵的典型建筑。
孔庙西路的开放是曲阜三孔景区响应开放共享理念,满足广大游客参观需求,扩大文物资源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孔庙西路开放后,标志着孔庙建筑群东、中、西三路全域开放,可以让游客真正沉浸式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曲阜市政协副主席、市文物局局长孔德民介绍,开放后的亮点当数金丝堂将恢复古乐传习所功能,这座承载千年雅乐记忆的建筑,将通过展陈参观、现场演绎、乐生教习、研学研修等方式融合,充分展示箫韶乐舞、祭孔礼乐的发展历程,重现古乐传习所的昔日盛况,再现千年礼乐风华。 “游客们既可观赏编钟、磬等传统乐器的复原展陈,又能亲历古乐展演,在‘视听触’多维体验中感悟‘礼乐相济’的文化精髓。”孔德民说。献重器 奏响礼乐文化新声 在孔庙西路开放仪式活动现场,111个青铜编钟的浑厚乐音穿透春日的晨光,作为常设展项正式入驻金丝堂,这标志着孔庙景区再添礼乐重器,为礼乐文化的当代传承写下了生动注脚。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这套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制最高、音域最宽的青铜编钟编排更多的礼乐剧目,为游客呈现更多的时代新声。”孔令凯说。 “编钟作为中国古代的礼乐重器,与孔庙所承载的文化精神高度契合。钟架通高2.9米、总长达21.55米,音域共7个八度又一个小二度,成功刷新2023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现存规模最大、音域最广、规制最高的青铜编钟。”在敬献者西安外事学院创始人、校长黄藤看来,“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套由其研发团队研发制作的创吉尼斯纪录的111枚编钟,既是西周礼制的现代重现,更是对“为往圣继绝学”使命的践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