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7|回复: 2

[百姓心声] 当“医生救人”变成风险选择题,我们的社会病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7:21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2月,达州飞泉州的航班上,61岁乘客突发昏迷离世,航空公司称广播寻医无人应答,家属至今难解心结。曾几何时,“列车上医生跪地救人”“航班中护士撕开婚纱急救”的新闻总能暖透全,可如今,越来越多医者在听到寻医广播时选择沉默——不是冷漠,而是现实让善意多了太多顾虑。

????执业证、全程录像、留下单位电话……这些“规定动作”像无形的锁链,让救人现场变成了“责任考场”。更有人担心:万一没救回来,会不会被家属追责?会不会成了航空公司的“背锅侠”?当白大褂下的本能反应,要先过“法律风险评估”这一关,谁还敢轻易挺身而出?

❤️其实医生的纠结,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困境。救死扶伤是医者初心,但保障善意不应只靠道德绑架。国外早有“好心人保护法”,明确免责条款;国内部分地区也在探索“紧急救助条例”,可这些制度春风何时能吹遍每个航班、每列高铁?

????我们当然理解乘务组的流程要求,也心疼家属失去亲人的悲痛,但更该看到:让救人者免于后顾之忧,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敬畏。下次再听到寻医广播时,别让医生在“起身”和“沉默”之间挣扎——毕竟,谁都可能成为那个需要帮助的人。

????转发呼吁:给善意一个“安全区”,让医者仁心不再被现实冷却。这道关于“救与不救”的选择题,需要我们用制度作答,而非让个体独自承担风险。别让“白大褂一脱,生死与我无关”成为现实,好吗?




— 大济宁 APP 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你与黄昏皆过客 前天 20:04 威望 +2
发表于 前天 1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思考救不救,就跟普通人思考扶不扶一样,别说就光个白衣天使称号,真上帝也受不了犹大的背刺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伟大的民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10 09:13, Processed in 0.08162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