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5-10 01: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对城市建设的关注及监督。楼主说的情况,可以在照片里清楚地看到,有机会和从业人士探讨了一下,还有些事是无法通过照片看到的。
一、太白路的排水管道建成大概是在上世纪末,按当时的排水量设计,经过这几年城市的迅猛发展,管径的确偏小,排水压力巨大;而且在所有管道内,排水管道埋深最深,太白路几经改造,由窄变宽,由沥青变石板,由实心的变空心的(呵呵,下面有人防商场了),历次施工,上层的施工活动都会对下方的排水管道造成不可预见的影响,极易出现错位及碎裂,加大管道堵塞的几率,施工完毕,在恢复路面时,往往将原来的排水井盖覆盖在路面下,造成疏通间距过长,极大影响疏通效果(疏通工具是有有效长度限制的)。
二、以上是工程方面对排水管道的不利影响,再来说说污水构成的变化。随着近年生活水准的极大提高,人们外出就餐比原来频繁多了,但大家想过大量的餐厨废水去哪儿了吗,水往低处流,都进了排水管道,说是餐厨废水,更恰当的是餐厨废油,大量的油脂充斥在管道内,吸附在管道壁上,日复一日,逐渐变厚变硬(变厚好理解,但管道内的油脂长时间滞留,会结成像石头一样的硬块,这个有点令人意外),使本来偏小的管道越来越窄,管道堵塞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堵塞点也越来越多,相关单位也只能是扳倒葫芦起来瓢,疲于应付。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得出结论,这次的污水肆意横流,其实是我们大家在为城市的发展及生活的改善带来的副作用买单,真正想彻底根除毒瘤,恐怕还是得从对应的两个层面着手:一是工程方面,重新建设排水管道(修修补补、疏通疏通,无异杯水车薪),并能加大管道的管理维护力度,减少管道及井盖的破坏,保证管道外部的连贯畅通;二是管理方面,应该尽快出台关于餐厨废水排放前处理的相关规定并付诸实施,控制排入管道的水质,避免管道内部的缩径现象的发生。
最后,还想跟楼主解释下,河道内的污泥主要还是由于雨水排入河内的路面泥尘造成的,污水是原因,但不是主因,再说了,咱不能因为明天儿天热还得出汗,今天就不洗澡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