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远导读:60家汽车经销商“闭门会谈”:车市凉,没想到这么凉,汽车经销商 60家汽车经销商“闭门会谈”:车市凉,没想到这么凉,汽车经销商:汽车经销商,汽车经销商靠谱吗,4s店最后一辆车能买吗,车商怎样找新车车源,4s店买车,汽车经销商与4s店区别,二级汽车经销商,车商拿车平台,4s店只剩一辆车能买吗... |
从30 ℃的广州,来到只有2 ℃的北京,彻骨的寒意从我走出飞机悬梯的那一刻,就蔓延到了全身。
“没想到,今年北京的冬天来得这么早。”
当然,更使我觉得寒意逼人的,不止是深秋北京的气温,还有中汽协最新公布的9月汽车产销数据。
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销量193.1万辆,下降6.3%,1-9月累计销量1524.9万辆,下降11.7%。中国品牌乘用车9月销量72.7万辆,1-9月累计下降18.5%。
同时,据上市公司产销快报显示,9月,上汽集团销量同比下跌9.94%;东风集团同比下跌1.34%;长安集团同比下跌7.99%……
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无不指向一个事实:今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都要再早,也更再冷一些。
其实不用看数据都知道,今年汽车业已到了近十年来最困难的时刻。
如果说,那些家大业大的整车制造集团,凭借巨大的体量,还能有信心、实力抵御住寒流的冲击。
那么,那些浸泡在“冰水”里,在一线苦苦挣扎的经销商们,恐怕早已经坐不住了。
庞大破产、广汇割肉,弱势品牌经销商大面积退网,这些在9102年,早已不是新闻。而这些信息也无不时刻提醒着我们,经销商如今的境况,正十分艰难。
按照过往的经验,寒冬之下,必有“抱团取暖”之举。
于是,近日有媒体爆出,10月12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年会中国车商领袖年度市场沟通会在北京举行。
这是一场有着政府相关代表参加,中国汽车经销商100强中有60家参与的“闭门会谈”,与会单位事先更被要求高度保密。
但是,会议议题还是在两天后被泄露了开来。
从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定程度上是一场为经销商“讨说法”的大会。虽然停留在书面上的文字显得十分克制,但背地里的“火药味”,早已隔着屏幕也能嗅到。
会议中对降低恶意维权、商品车磕碰修补、困扰经销商的高库存、捆绑销售等商务政策问题作出了讨论。矛头一度更是直指汽车厂商产能计划不合理,产能过剩,将多余产能甩给经销商,导致库存压力大,建议实行以销定产,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不过最后,会议还不忘要求提醒经销商们对厂商态度:规避传统硬性对抗态度,要合理、合法、合规的探讨,实现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据爆料媒体报道,本次会议后,经销商还会择时举办发布会,并发布 “致行业厂商公开信”。
言下之意,不言自明。
值得注意的是,与“火药味”甚浓,但“维稳”气氛浓厚的这场会议所相似。中国汽车流通业协会在10月14日发布了9月份最新的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也有着为库存问题“降温”的意味。
据流通协会数据显示,9月经销商库存指数为1.5,恰好处于枯荣线的微妙平衡点上。
对比8月数据,高端豪华&进口品牌库存环比呈较大幅度下降,合资品牌库存微升,自主品牌则维持不变。
功夫汽车还发现,对比2018年同期数据,从6月份开始,经销商库存已经较去年同期大幅度降低。这一方面得益于国五国六切换造成的大面积“清库”。另一方面,相比往年,上游厂商显然已经完全接受了市场下调的现实,大幅度降低了批发量。
而从各大厂商高管们见诸公开报道的行踪也不难看出,他们近半年十分热衷于到经销商一线调研。而与往年“调研≈加任务”所不同,今年不少厂商都将为经销商合理“减负”,作为工作重点。
尽管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上游厂商的重视,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经销商的亏损还在进一步加大。
据一位参加中国车商领袖年度市场沟通会的投资人表示:“目前合资品牌销量排名数一数二的企业,1至9月裸车利润亏损达4%,即使算上今年井喷的日系车,全国汽车经销商新车销售盈利占比不超过30%。”
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2018 年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统计显示,2018 年经销商新车毛利从 2017 年的 5.5% 下降到 0.4%,经销商的亏损面从 2017 年的 11.4% 增加到 39.3%。进入 2019 年,这一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经销商的新车毛利普遍为负,亏损面进一步加大。
按照行业专家的估计,全国26000家汽车经销商中,有30%,也就是大约7800家可能会在这波寒潮中倒闭。
数字是冰冷的,背后故事,则可能更加鲜血淋漓。
无数投资人或因此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成千上万个经销商员工们被迫另谋生路。他们可能曾经是我们有过合作的业务伙伴,甚至更有可能是身边的朋友、同学。
想到这一切,恐怕都比冰冷的数字,更能刺痛我们的心扉。
后记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整个汽车业上下游,都在这个冬天迎来了最寒冷的时刻。而经销商,似乎永远都是最快显露出问题的一环而已。
但与销量的“跌跌不休”形成微妙反差的是,各大汽车品牌似乎并没有在寒冬中放慢品牌活动的步伐。
无疑,厂商们也急了。他们迫切需要在市场中制造出更大的声量,抢夺更多的眼球。
在这个“冬天”,做好过冬准备可能是汽车行业所有参与者唯一的选择。重新评估风险、重新认知市场、重新规划产品是全行业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