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人口增速放缓甚至人口减少一直引起整个社会的 关注,虽然各地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去促进人口的增长。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速并不太乐观,2022更是迎来最近几十年人口首次负增长,全年总人口减少85万。 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除了劳动力减少,养老金缴费人数减少等各种因素之外,人口减少还有可能导致在校学生减少,进而影响老师的就业问题。 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在校生或减少3000万人。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乔锦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团队用模型预测了2020年到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动,发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先短期缓慢上升,在2024年达到高峰约1.46亿,随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 根据他们的预测, 到2035年左右,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将比2020年的1.4亿减少3,000万,而且他们在模拟测试的时候参考的生育率数值是1.5,但2021年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了1.15,这意味着现实可能比他们预测的数据更不乐观。 从最近十几年新出生人口的实际表现来看,在2016年放开二孩之后,人口达到1,785万人,但从2017年开始,新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到了2022年新出生人口只有956万,相当于五年时间新出生人口就减少了829万。
减少的这些人口最终会反映到学生的入学人数和在校人数上面。 实际上这种传导效应已经开始在幼儿园显现出来。 从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16年到2021年,虽然我国的幼儿园在园人数持续增加,但入园人数明显在下降,虽然教育部没有公布2021年幼儿园入园人数,但是根据在园人数以及毕业人数来推算,2021年幼儿园入园人数有可能减少200万以上,跟2016年相比,减少人数甚至有可能达到400万以上。 这意味着2020年左右,我国幼儿园入园人数已经达到顶峰,按这个时间来推算,在2024年左右,我国小学入园也有可能达到顶峰,随后开始减少。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目前我国的整体小学入学人数仍然在增长,但因为人口流动的原因,有很多省份的小学在校人数以及入学人数已经开始明显减少。 比如下图是从2013年到2021年,我国各省小学招生人数以及在校人数的具体数据。 从过去9年各省小学招生人数以及在校人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广东,江苏,河北,山东,新疆这些地方新增的在校人数都达到100万以上,但是包括黑龙江,吉林,江西,辽宁,云南,宁夏这几个省份的在校人数已经逐渐减少了。
另外在招生人数方面,2020年跟2023年相比,招生人数减少的有11个省份,其中招生人数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江西,减少达到19万人。 未来随着新出生人口的持续减少,最终传导到学生上面会更加明显,所以预测到2035年,全国义务教育学生将减少3,000万并非夸张。 在校生减少可能带来连锁反应,包括学校关闭老师失业等。随着在校学生以及入学人数的不断减少,最终可能带来连锁反应,包括学校关闭老师失业等。 目前我国的在校人数非常多,对应的在校老师也非常多,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专任老师数量达到1057.19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58亿人,平均一个老师对应的是14.95个学生左右。 随着招生人数逐渐减少,有些学校合并或关闭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这种趋势在农村已经比较普遍,尤其是在那些人口净流出比较多的省份,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已经没有什么学生,学校形同虚设,未来这种趋势会更明显。 预测表明,2035 年全国小学、初中需求数分别为9.28万和4.79万,较2020年分别减少5.14万和0.38万。显然,人口负增长对小学影响比初中要大,因为小学在规划时分布更密、服务半径更小,所以总体基数上也更大,而初中辐射的面积更大一些,所以存在更多冗余空间。 与在校生数变化趋势类似,2020~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需求量总体减少,按现行生师比标准,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为应对这些过剩,除缩小班级规模、降低生师比外,未来应在稳定部属和省属师范大学招生计划的同时,逐步减少师专和高职高专的师范生招生,保持一定的师资规模和质量。另外,师资培养体系也要调整,调整师范专业设置,扩大音、体、美、劳、通用技术、学前、托育和特教等学科招生人数,减少文化科目招生计划。实际上,现在的师资供给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缺编,语数等大课类老师相对容易过剩,而艺术、体育、科学等小课类老师更为短缺。 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各位新入职的教师和即将报考师范专业的同学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不是要有一个思想准备了呢,毕竟你们是这这12年的主要经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