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范围内二手车交易量增长放缓。
今年以来,汽车产销量整体处于低位运行,低于年初预期。国内车市行情低迷,同时也影响了二手车市场,上半年二手车交易量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依旧保持增长状态。
2. 交易车辆向低龄化方向转变,成新度在提高。
2019年上半年二手车交易车龄数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是个人还是家庭这两年都在明显加快更新车辆的频率。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使用5-6年的车辆换新,越来越常见,相应的,进入市场的二手车平均使用年限也在逐步缩短,而很明显,年限更短、更新的车辆更受市场欢迎。
3.转机过户数量增长,跨地区流通速度加快。
由于地区间存在消费偏好,比如南方和北方在汽车品牌、汽车配置等方面存在明显消费差异;另外,各地区环保政策也有所区别,因此,不同的地区存在市场价格的差异。
2019年上半年二手车交易数量前十城市
虽然今年7月国内部分城市开始实行国六排放标准,部分地区开始限制国五以下车型的迁入,听起来似乎是影响了二手车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但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也做出了解释,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的一线城市外,全国很多地区将会陆续开放二手车的迁入政策,并且异地二手车的迁入标准,不是按照新车的排放标准来算的。相反,鉴于秉持“买新不买旧”原则的消费者占大多数,且国六实施后消费者对“国五”二手车的贬值率、卖车难等问题的担忧,恰恰会迫使很多消费者提前变卖手中的国五以下的机动车,而这其实更进一步丰富了二手车车源。因此,新政的实施,理论上其实更促进二手车的跨地区销售的流通频率,使异地转机车辆增加。
如此特点鲜明、不断壮大的二手车市场其实也说明了,消费者对二手车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中国的二手车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完善。
不过,上面也提到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二手车市场发展还远远不够,那么,影响国内二手车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二手车市场的信任度不够。
买卖双方互不信任是当前二手车市场常见现象
众所周知,国内消费者在考虑购买二手车时的最大顾虑便是卖卖双方获取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二手车车况的不透明,因此,买卖双方互不信任已经成为二手车市场的常见现象。
买方想要车况好且价格低的优质车源,而卖方想要在市场价格标准的基础上最大化利润,因此,源自于双方对车辆本身的认知以及对车辆价值的衡量标准的不同,自然产生了卖方隐瞒信息、买方不敢买的尴尬局面,因此造成了二手车始终得不到好的流通。
其实要想解决这个矛盾也很简单,比如找一个专业的二手车评估师作为第三方机构,对车辆状态、车况等做出准确估价,就能让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大幅度达到平衡。
央视曝光号称259项检测的瓜子二手车平台卖出问题车
不过,不管是车商、还是电商平台的二手车车源获取都比较五花八门,检测认证成本高,而作为卖家或者中介,都本着最大化利润的想法不愿意承担检测费用(目前国内比较大的电商平台是有宣称经过100多项安全检测,保证车辆非事故车、水淹车、火烧车等大事故车辆,但各家检测标准不统一);而本着最高性价比选择二手车的买家们也往往不愿意在买车的基础上额外多支出检车成本,这又成为新的矛盾。
第三方检车机构可以大幅平衡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归根结底,还是买卖双方的利益冲突,要想真正打破这种矛盾,或许新的国家政策的推出将成为当前二手车发展的破冰点。一方面,国内缺少二手车鉴定评估的科学标准,车商们收车往往都是凭借经验口头定价,定价随意性比较大,不一定合理,而一套完整的标准会很大程度上规范市场秩序。
二手车销售统一票据
另一方面,国内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也没有明确的车辆评估流程和车况检测证书,国内暂时并没有关于二手车在交易前必须经过有关的技术检测要求,致使消费者面对的便是“不透明”的二手车,很难保证二手车的行驶安全和购车者的利益。如果像早年国家一纸明文下达的统一二手车销售票据那样,也对二手车鉴定评估标准以及市场销售的评估流程和技术检测有明确规定,相信会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对二手车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二手车的售后服务力量薄弱。
刚刚被曝光的瓜子二手车售后地址难觅踪迹
另外,还有二手车的售后服务方面也让消费者十分没有安全感。
不同于新车品牌的销售基本建立了信息咨询、配件供应、维修、汽保等一条龙服务,由于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普遍还是要通过车商、中介、电商平台或者拍卖网站,碍于上面所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买方对车辆状态的不满意或者成交后发现车辆存在问题,往往就变成“投诉无门”、“追究无果”,因为仔细去追究,谁都不是车源的“一手”,谁都觉得不该自己承担责任。很明显,二手车售后服务的缺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信心。
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也是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推动。比如,引导品牌企业进入市场就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奥迪品牌的官方认证二手车
像我们熟知的BBA,在品牌4S店内都会有官方认证的品牌二手车展示区,虽然以目前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大多因为价格较高而很少选择官方认证二手车,但不可否认,“官方认证”四个字让消费者对车况和售后服务上都放心了不少。未来,如果国家进一步引导各品牌车企对二手车的重视和认证,对二手车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也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像大家熟知的二手车电商平台,也相继推出各项售后服务政策,比如为车辆提供一年两万公里的质保或者对车辆10大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提供质保。其实也是在以电商平台为背书,增强消费者对二手车质量的信心。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不管是新车还是二手车,品牌的塑造和背书是取得消费者信任的软实力。
上面已经说了,买卖二手车最怕的就是双方信息不对称,而渠道的选择,也对获取信息有着不一样的作用。简单说来,买卖二手车无非就是线上和线下。线上主要是各种电商平台、法院/贷款公司拍卖;线下有二手车交易市场、官方认证品牌二手车、个人/中介转卖等。
线上:各种电商平台
线上购买二手车主要是通过各种电商平台。比如熟知的瓜子二手车、人人车、优信二手车等。而各种电商平台的经营模式也有所区别。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To C模式:平台吸收个人或者企业的车源,在平台上进行展示,将二手车直接卖给消费者个人,交易达成后分别向买卖双方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这种类型的平台以优信、瓜子等为代表。
To B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各种在线拍卖网站在采用(像车易拍、车置宝、天天拍、京东拍卖、阿里拍卖等),通过在线展示车源,消费者或者车商可以通过拍卖系统在线出价竞拍,拍卖成交后,拍卖平台会向原车主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获取报酬,买家不需多付钱。
资讯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一些汽车媒体的二手车频道等在采用。媒体通过资讯平台发布和展示车源,搜索比价、营销推广等,往往不直接涉及交易,仅为车商和真正的消费者之间提供供需的初步匹配。
线上购买二手车的优点:基于平台成交,往往消费者较为信任,且由于平台的公开性,往往大家都会“货比三家”,最终成交价格往往较为合理,性价比较高。
线上购买二手车的缺点:即便是大公司背书,由于线上成交,消费者在没见到实车的情况下付款或者付一定比例的定金,对车辆状况等没有亲眼所见还是有所担心。另外,虽然有些平台是专做个人车源,但难免还是会有车商和车贩子也在平台上挂上自己的“个人车源”,最终买家其实还是变相交了“中介费”。
线下:二手车交易市场、官方认证品牌二手车、个人/中介转卖
二手车交易市场: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的人在选择二手车时候的途径。二手车交易市场里各类车源十分丰富,琳琅满目,但往往丰富多彩的另一面便是“鱼龙混杂”,称得上是什么车都有,什么价也都有,基本上聚集了当地甚至迁入的绝大部分车源,还有相当一部分个人手里的车也会在二手车交易市场挂靠售卖。以北京为例,比较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像花乡、亚运村都是客流量很大、二手车流通率很高的交易市场。
去二手车交易市场购买好的地方便是应有尽有,有热销车型,也有独具个性的小众车,有百万级的跑车,也有几千块的小面。简而言之,要想在二手车交易市场里选到称心如意的车,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前提是你对车况能看准的情况下。
这里就不得不说另一个缺点,便是二手车交易市场里的车辆车况相对来说不太透明,因为大多数二手车市场上的车源在经车商收购或代卖之前都已经被精心整备,没点二手车鉴定本领的人很难看出真实的车况。不过,这些车商收车的时候一般也都由懂点鉴定技术的人看车,所以他们手里大部分车辆的车况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要不贪小便宜的话,相对来说也算靠谱。
官方认证品牌二手车:应该算是市面上二手车源里价格最高的,车源状态往往都是比较精品的。由于4S店本身的大厅展示,加上官方认证二手车的标识,以及车企品牌做背书,官方认证二手车是让买家感觉最有保障、靠谱的车源——如果能忽略掉往往都是高于市场价不少的车价的话。
豪华品牌基本都有自己的官方认证二手车
对于完全看不懂车况、对市场价格不甚了解、又不想因为贪便宜去二手车市场或者电商平台“碰机遇”碰到好车况的消费者来说,多付出些费用购买官方认证二手车,也算是省心省力的选择。
个人/中介转卖:这种情况也比较好理解,往往就是从身边的朋友/同事,或者经朋友介绍几经周转认识的车主和散户小中介二道贩子等手里购买二手车。
如果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比较熟的情况下转卖车辆,应该算是最靠谱的购车方式了,往往碍于朋友关系,大家也不会隐瞒车况或者事故,试车也方便,价格往往也是市场价甚至有可能还能拿到刷脸的“友情价”。
如果是几经周转认识的车主或者小中介二道贩子,虽然车况保证上相对熟人来说弱一点,但往往真友情假友情的也会给个“实在价”,毕竟是朋友(客户)再拉客户,也算是熟人介绍好说话。
总之,线上购买二手车,虽然目前平台选择也比较多,各家平台也都标榜100多项安全认证,但若真的出现问题,往往还是要面临维权难、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而像拍卖平台、中介等途径购买的车辆,往往是承诺口号喊得响,实际上却是没有任何保障,还是要依赖于在交钱之前的“火眼金睛”看清产品,不然,糟糕的情况可能就是后果自负。此外,在这些途径购买,很明显需要具备一定的二手车专业知识。
而像品牌认证二手车或者品牌二手车店,是不具备专业二手车知识的消费者的好选择。首先,造车的主机厂在回收自己品牌的二手车的时候肯定是更专业、更认真的,所以他们收回的车辆车况一般无须担心,有问题的车大概率是被拒之门外的;其次,品牌二手车往往都有附带的售后保障服务,也算让人安心;最后,说的通俗点,即便真的有什么问题,他们都有规模化的实体店,消费者可以随时找到,现场维权。真实的看到产品、看到店,还是中国消费者根深蒂固的安全感。
最后再说一点,在价格方面,大概率情况下遵循如下顺序:
如果卖车,平台>车商>4S店;
如果买车,车商>平台>4S店。
上面说了这么多关于二手车的问题,其实关注二手车的消费者更感兴趣的应该是,买哪些二手车更合适?
买二手车,消费者的几个主要关注点为:
1. 车辆手续;
2. 车况;
3. 性价比;
4. 保值率;
5. 年限/行驶里程;
6. 品牌;
……
车辆手续一般包括车辆登记证、行驶证、原始票据或过户票据、完税本、以及每年缴纳的车船税、保险等,手续齐全且正常的车辆,基本可以排除盗抢、组装车等问题,是一辆车要想过户必须要查齐全的东西。目前市面上正规的二手车市场及平台出售的二手车一般都是全手续车辆,这一点不太需要担心。
上面说到购买二手车的几个途径方面,也有提到途径的选取也对车辆车况的保障情况有所差异。关于车况这个问题,要想真的获得好车况的二手车,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第三方检车机构对车辆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才放心购买。这一点在本篇文章暂不拓展来说,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主要谈谈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需要掌握哪些二手车检测技术,让我们在购买二手车的时候底气足,不再怕看走眼。
而作为一名汽车编辑,我遇到过身边不少朋友询问:以你们汽车编辑的眼光来看,买二手车买什么样的合适呢?
面对这个问题,我一般会首先问对方,你买二手车最在意的是什么?假如把上面的1、2、3、4、5、6点进行排序,你会如何排列?
不管你的答案是
1、2、3、4、5、6
1、2、3、6、4、5
1、2、4、6、3、5
……
同价位二手车的选择也让人眼花缭乱
车辆手续和车况是必须要保证完整、完善的,不管1和2是排在哪个位置上都是一样的,那么主要问题就集中在性价比、保值率、年限/行驶里程和品牌,这几个你究竟最在意哪个?
如果更加注重保值率,不妨考虑以丰田、本田、大众为首的当前市面上保值率最高的热销车型。像丰田卡罗拉、丰田汉兰达、本田CR-V、大众迈腾等。以丰田卡罗拉为例,以当前市价2016年卡罗拉大概8万多买到手,如果开两年再卖出的话,大概还能卖6万多元。这种超高的保值率能保障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短期或稍长期内用车不会有太大的差价产生,换言之,花最少的钱玩了两年车。
目前2016年上牌的丰田卡罗拉市价
如果更加注重性价比,不妨主要考虑市面上非主流品牌或非热销车型。这话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事实上,性价比和保值率在二手车上是不太可能同时出现的。对于买新车来说,保值率越高的车型越值得买,这样买入车辆和卖出车辆的差价是最低的,真实花销最小;而对于二手车来说,有些保值率低的车型,其实也值得拥有。简单拿标致408来举例,中低配自动挡车型新车落地大概12万多,但如果买一辆2017年年底的标致408大概9万上下,而如果开两年之后卖掉,大概还能卖将近7万。所以这么算来,买一辆“非主流”的保值率低的二手车,其实跟上面的高性价比车型相比,最终花销是差不多的。而相比之下,买408因为年限较近、车况较新,反而体验可能会更好一些。
目前2017年上牌的标致408市价
如果更加注重年限/行驶里程(车况),不妨考虑一些准新车或者2年内车主没怎么开的“僵尸车”。对准新车或者每年里程不足1万公里的新车来说,车况基本不是问题,买这种车,可以比买新车省去购置税、装饰费等不少钱。总之,崭新的外观+崭新的内饰+短年限=美滋滋。
市面上的准新车选择非常多,进口、合资、国产均有
如果更加注重品牌,不妨可以考虑以BBA为首的豪华品牌。像宝马3系/5系、奥迪A4L/Q3、奔驰C级/E级等。比如,拿买一辆全新CR-V的价格(CR-V新车价:16.98-27.68万元),可以买到13年的宝马5系,有里也有面儿。不过,老一些的德系车可能会有一些让人烦躁的小问题,以及豪华品牌后期维修保养费用明显高于普通品牌,这一点还是要有心理预期。
2013年上牌的宝马5系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