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乍一听很多人会觉得专家又放了一个烟幕弹。
其实,我们如果细细算来,便会发现徐长明先生说的非常有道理。
如果按照每年5%的同比增速,在2800万台年销的基数上,差不多只需要7年的时间就能达到4000万台的市场规模。
一算,才发现4000万台就在眼前。
况且,年5%的同比增速并不夸张,毕竟GDP的增速都在6%-7%之间。
也难怪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都会支持他的这一言论。
当然,除了不赞同徐长明先生千人保有量达到600台的结论,其他的我也非常认同。
在推导中,徐长明先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逻辑是汽车的千人保有量分析,中国人口密度与欧洲基本一致,都是300人/平方公里,所以徐长明先生的结论是未来中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也会达到欧洲600台的水平。
实际上,这个分析有道理也缺少道理。
有道理的是,这个模型很通用,也比较科学,汽车的千人保有量也一直是衡量汽车社会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
但缺少道理的是,这个模型并不是那么的符合国情,就跟拿中国的人均储蓄率和美国的人均储蓄率相比一样,抛开了各自的文化背景。
我们不能否认,中国或者说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尚处在第一台车的时代,这是汽车社会的初级阶段,只有给予足够的时间才能进入到更高阶段。
这就是为什么主机厂纷纷渠道下沉和区域化布局的根本原因——前十年,一线城市都买上车了,接下来要让县域、乡域、村域市场都要买上车。
因此,是一个家庭一台车,而不是一个人一台车。
如果按照三个人组成一个家庭单位来计算,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理想的状态应该会在300-400台之间。
一旦超出这个数据,那么就意味着汽车交通的“混乱”和政府的调控。
目前,中国千人保有量仅为131辆,这是个会令汽车人感到希望的数字。
无论千人汽车保有量是600台,还是300-400台,都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还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管是以欧洲为坐标,还是以美国为坐标,中国汽车市场依然在路上,依然是一个增量时代。
但这不意味着年销4000万台就近在眼前,全无阻碍。
第一个挑战是,房地产的“去库存”政策,高房价已经蔓延到县域级市场。
以青岛周边的区县来说,房价一年的时间翻了一倍,即墨均价在13000元/平米左右,胶州均价在10000元/平米左右,房产纷纷进入到“百万时代”。
“全款变首付”正在县级市场上演。
这对汽车市场最严重的影响就是——真正的购车刚需正在被抑制。
这恐怕也是今年车市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挑战是,更广范围的“限”政策的酝酿。
之前一提到“限”政策,就是北上广深。一提到“堵”,就是一线城市。
现如今,“拥堵”也正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域“蔓延”。
高德地图发布的《2017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指出,一二线大型城市拥堵逐步缓解;三四线城市拥堵同比有加重趋势。
“本季全国百城中仍有23%的城市出现拥堵加重趋势,拥堵加重的城市多是三线、四线的小型城市。其中,珠三角区域除广州、深圳等少数城市拥堵下降,其它城市拥堵纷纷上涨。全国涨幅最大的TOP3城市分别是清远、肇庆、香港,其中清远拥堵涨幅达12.9%,涨幅最大。”
尽管,高德地图的报告没有覆盖县域城市,但是从个人对不少县域城市的感受来说,尤其是早晚高峰,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车流的密集和拥挤。
试想,一旦中国汽车年销量达到4000万台级别,那么“限”政策将不再是一二线城市的专利,也将会在地级市、县级市上演。
第三个挑战是,停车位、充电桩等配套设施能否跟上。
“据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25日说,目前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各相关政府部门将综合施策,科学规划,多措并举破解城市停车难题。”
这是两年前的新闻,中国停车位缺口就达到了5000万,尽管我们我们没有最新的数据支撑,但停车位的增速远远赶不上汽车的增速,显然是个不争的共识。
再以二线城市青岛为例,这一组数据会让人感觉到咋舌。
根据2017年1月公开的信息来看,“十二五”期间青岛中心城区汽车数量累计增长约73万辆,汽车年均增长率为18.4%,2015年汽车数量达到2010年的2.3倍。
而“十三五”期间计划建设公共停车场141处、停车泊位约5.04万个。
这不是市政府不努力,而汽车增速实在太快了。青岛只是众多城市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
而一旦,中国汽车年销量达到4000万台量级,车辆暴增的地级市、县级市会准备好吗?
另外一个不容忽略的是这个过程,还伴随着新能源化。
跟停车位一样的尴尬处境一样,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充电桩在哪里?
就跟特斯拉吞不下50万台Model 3一样,发展中的区域城市也很有可能吞不下4000万台的年销量。
虽然,即便是达到4000万台的年销量,这也会是一个不可持续的数据,但也将是对中国所有城市基础交通设施的一次严峻冲击。
未来,有车会是一件高门槛的事情。
或许,我写的这些你觉得跟你没什么关系,但接下来这句肯定跟你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