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9|回复: 0

[理财宝典] 余胜良:耕地分配的乡村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9 17: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胜良:耕地分配的乡村智慧:乡村自有其智慧,我后来才慢慢明白,乡村为了让土地平均分配,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豫中平原如同镜子一样平整,道路将土地切成一个个方格,没有山地、水地、林地、旱地这样的区分,但是每个方格里,都有距离远近、土质的稍微变化。  每个村子的土地占有很神奇的一致,人均土地面积相当,听老辈人讲,我们村附近以前有

- H5 v8 n# L) x. ?2 P
% t# q  Y5 N  U1 e0 B& {        # Z5 C9 [" @# V8 }

, Y! T% [' R5 x& ]( X, d        乡村自有其智慧,我后来才慢慢明白,乡村为了让土地平均分配,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z3 C' y( g# Z7 F( t9 ~

7 T# k1 q5 I2 m# @+ S6 f        豫中平原如同镜子一样平整,道路将土地切成一个个方格,没有山地、水地、林地、旱地这样的区分,但是每个方格里,都有距离远近、土质的稍微变化。  R2 @4 l/ c# H7 @5 t7 ?$ ^

( A- G. v& ~! [$ S8 C* j' r* b+ R        每个村子的土地占有很神奇的一致,人均土地面积相当,听老辈人讲,我们村附近以前有好多荒地没人耕种,后来其中的一部分被公家占有,一部分被别的村子占有,这是村与村之间达成的土地面积均衡,发生在建国后不久。
2 _7 g: D* a1 m0 R% h/ K
" \5 a9 x7 m1 v+ d( W% p) n        对村民而言,更重要的平均,是村民之间的土地再分配。村集体并不是土地的直接占有单位,土地占有单位是生产小组,比如我们一个村集体,分为8个生产组,每个组现在有200多口人,我的家庭属于6组,6组的家庭主要位于村子东南角,但是6组的土地分别位于村中东部、南部、西部和西北方向,共有5块地,每个地块有60-70亩左右。
$ J3 Y- Z2 P8 J/ J  P% R! b1 c7 W! o* Q1 l. B
        这是组与组之间的土地分配均衡,每个组所占有土地面积大致相当,占有位置有远有近,有时候还会形成交叉,就是为了没人吃亏没人占便宜。$ Z4 p1 o( W0 ^8 L/ l

2 \( B. B! a' j/ [0 k0 K        6组占有的土地面积是固定的,包括耕地和宅基地都是如此,6组的人只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当然也有置换的情况,包括池塘也划给了各个小组。不管人口多少,各个小组占有土地都不再变化,小组成员分配土地也要平均,这种平均不仅仅是面积上,还包括地块上,因为每个地块都有细微不同,基本上每个家庭,在每块土地上都有一两亩。' g5 ]7 X8 R4 f: l, K. g
0 A- W2 \# K/ g  a( Q5 d/ x
        村子靠西,被称为沟西的地块,是偏僻之地,估计是交通不便,不被青睐,好几个生产小组,每个家庭都在这里有地,这也是被分得最为细碎的地块,每家都是几分地。
0 i. j2 I" Z' ?- B8 X
9 F* I  |+ C, ?" m+ T5 W        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要不停奔波在村南村北,村东村西,去干各种农活儿,原来这是平均主义的一部分。如果生产队分配的方式简单一点,比如在一个家庭耕作土地集中成一块儿,但可能会因为交通和土地肥力、灌溉条件不同造成不公。
! R% I2 c  c7 \* X' \  A5 n- P0 C0 ]9 @) |4 Q. N
        村小组是土地实际拥有者,村小组将土地分配给家庭经营,家庭是土地使用单元。家庭人口有增减,所以为了每个家庭公平,还要再次动态平衡。上世纪80、90年代,有时每隔上一两年,生产小组都会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这是村里最隆重的集体活动了,有名望且做事公正的老人和家庭的当家人组成一个临时小组,他们决定如何分配。先决定增减人数,增加的主要是嫁过来的媳妇和生育的孩子,减少的主要是嫁出去的姑娘和去世的老人,据说很早以前有两人外出务工杳无音信,就被取消了土地分配资格。
1 y3 _8 w' D* t. F9 a+ {  ^, b
3 o/ N/ t; h! v        确定人口后,将小组内土地打包成一个个标段,有坟地、水井的都会扣除,通过抓阄决定谁家耕作哪块土地,当然最终依然是每家要耕作好几块土地。我幼年时曾见过临近村小组分配集体资产,将资产分成几份,为每份定上价格,然后以家庭为单位抓阄,整个过程颇为公正。
. C) u+ K- P# y8 i7 E" b* p
# [' R% `; ~& z5 S2 _        所以每隔一两年,家里耕作的土地都会换一个地方,挨边邻居也会不一样,这倒是实现了动态平衡。因为每家耕作水平、投入资金、劳力不同,抓阄有运气成分。' H: V# t9 Q& I& R
9 l; t4 O+ m" a0 V/ B
        因为频繁更换地块,村民没有稳定预期,不愿意做长期投入,如果投入肥料太多,就是便宜了下一个耕作者。所以后来政府出了30年长期承包政策,实际上冻结了土地再分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7 15:55, Processed in 0.17046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