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3-10 16: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滞胀来了 泽平宏观:滞胀来了:文 任泽平 华炎雪 李晓桐 事件 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 PMI为50.6,预期50.7,前值51.3; 非制造业PMI为51.4,预期52,前值52.4。 正文 一、滞胀:经济复苏边际放缓,通胀预期抬升,站在流动性拐点上 2月PMI的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建筑业活动等多项反映经济运行指 |
$ R1 n9 x9 G! o4 C+ u; `2 v" ~, ?6 n, [
0 Z& T; v. W. F; t7 H9 E2 ]
: S, C4 S* R" o8 `4 C
文 任泽平 华炎雪 李晓桐/ g. U( x5 N' s2 R6 t3 X
) Z z) D% k, Y# E) R# G* _
事件 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 PMI为50.6,预期50.7,前值51.3; 非制造业PMI为51.4,预期52,前值52.4。1 q. Y8 z) q+ h
& c- p7 S& Y7 H. }
正文0 ^) b1 m# p& N! R2 o3 \ _; O5 O
& F+ I- M. a$ E$ [# e( F
一、滞胀:经济复苏边际放缓,通胀预期抬升,站在流动性拐点上6 [8 v+ o- U2 y
0 u, C+ ?3 q9 `0 V 2月PMI的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建筑业活动等多项反映经济运行指标出现下滑,有的是连续两个月下滑,而物价指数则处于近几年高位,这是经济周期正逐步从复苏转入滞胀的典型特点。5 s" e3 E; u5 h L9 |
/ ]& y* O$ U, J/ ?' P
滞胀是货币宽松的终结者。/ g- e4 r+ G+ h
0 ?% K e$ i5 f4 O, s
这验证我们的判断:中国经济周期正从复苏转入过热和滞胀,通胀预期抬升,结构性资产价格泡沫化,我们可能正站在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性拐点上。2021年一季度前后是经济顶,随后回归潜在增长率,增速前高后低。(参考:《我们可能正站在流动性的拐点上》《2021年大趋势:从通胀预期到流动性拐点》)
; F E: {9 d; Q8 }
. v& n* v0 l. }& @, g 1、通胀预期抬升,中美债券利率飙升,资本市场杀估值。
, i4 H0 f1 S) _' U, k" n$ G% _
2 Z3 F. A1 q( D 最近美国10年期购债收益率从年初的0.9%飙升至1.44%,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从3.13%飙升至3.3%附近,通胀预期十分强烈,债券利率大幅上升,高估值的板块快速杀跌。$ p' l1 b% h' _7 v3 ]8 H- Y. @
# W# n9 I: f; g) ~& r. y# @ 究其原因是前期货币超发导致流动性过剩,推高股市估值;随着通胀和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抬头,全球资本市场对流动性变得异常敏感,利率飙升导致资本市场杀估值。
+ X" v+ g$ e' _# ?( X* r0 Q U' J9 X' v0 [8 x
2、2020年初以来全球股市、房市、商品、黄金、比特币等资产价格普涨,根本的原因是货币超发和流动性过剩。3 H/ V* S+ ]4 L( q x, c* |
' D) l m& w* O6 T' ~; I+ m# c% K2 h 2020年初疫情以来,中美为代表的全球股市走出牛市,美国两大海岸线房价连创新高,中国深圳、杭州、东莞、上海等热点城市房价大涨,很大的原因是货币宽松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和货币超发。经济还在地上趴着,股市房市已经在天上飞了起来,背后的“永动机”就是货币超发。2 A) t5 U6 T/ o' t
7 E0 Q5 ]9 s, T0 z3 j' G 2020年3月16日美联储推出“零利率+7000亿美元QE”,18日美联储推出大规模购买商票计划。3月23日,美联储直接宣布了开放式的资产购买计划,即每天都将购买750亿美元国债和500亿美元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是一种无限量、无限续杯式的量化宽松,直到达到稳定金融市场流动性和经济的目的。面对疫情冲击和金融市场恐慌,美联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剂量提供流动性支持,基本是向市场宣布,别恐慌流动性,我来HOLD一切,不惜一切代价。0 [, x: [1 K0 h4 b" |9 u6 r
) B6 b2 b/ v6 F1 T; ]( f
3、如果你以为这只有在特朗普时期才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那就错了,拜登也一样。
* a2 |2 M1 `% _2 Y, ]7 h9 k+ l
+ {- W6 l4 V% D0 U+ M. | 2021年2月,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继续推进总统拜登1.9万亿美元的大流行病纾困法案,其中包括1400美元的纾困支票、强化失业福利、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提供疫苗计划资金等等。: ?7 `5 {, k9 X; d6 [) F
# |7 K {* r+ d5 Q( J
由于通胀预期上升,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快速调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紧急出来护盘,表示货币宽松继续: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仍远低于美联储的目标,这意味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保持不变;尽管今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且通胀忧虑加剧,但价格压力基本上仍较为温和,经济前景仍高度不确定。
# ]5 F5 F8 A' Z$ i/ E( F6 i/ J$ m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放水。2020年疫情,放水。从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到拜登,何以解忧,唯有放水,货币放水似乎是万能的。
3 q6 M' v3 N! S# }# R' k5 Q, `9 L6 W) A. m2 h# q8 ]
财政赤字货币化,现代货币理论,新的理论层出不穷,但是原理可能还是一个: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货币现象。; c2 Y) G; i( S/ \: a
3 ?$ Q/ w3 g$ w: N- M/ ^ 4、货币放水真的是万能的吗?2 ?8 }. l/ |( [2 _: g% h& `
7 L) p# W$ _7 J2 t5 x( y+ A 过去几十年,全球性货币超发、低利率,虽然没有引发普遍的严重的传统意义上的通胀,主要导致了股市、房市等资产价格大涨,进而导致社会财富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进而导致民粹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泛滥。
1 C$ W6 c3 [/ b
0 w1 X" j6 f3 g# Q2 a0 f 过去几十年全球范围的“低利率、低通胀、高泡沫、高债务”不仅是经济金融问题,更是深刻的社会治理和收入分配问题,“消费降级与消费升级并存”“穷人通缩,富人通胀”。因此,调节收入分配、精准扶贫、加大教育投入、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征收房产税遗产税等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后分析通胀问题,除了经济基本面和货币金融角度,必须增加结构性和收入分配视角。近几十年货币超发,并未引发严重的实体通胀,主要是资产通胀,但本质都是货币现象,这一度导致了货币政策的误判。近年开始强调金融稳定、双支柱、宏观审慎等等,就是把资产通胀纳入货币金融政策的目标范围。
% O# c* X5 s! W0 P; h0 m
& Q; o4 Y3 v1 @2 {2 [9 t/ ~2 }, I 资产通胀比实体通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更强,这是更大的课题。美国1980-2014年,前1%的人口拥有的总收入从10.7%大幅上升到20.2%,拥有的总财富从22.5%大幅上升到38.6%。中国2000-2015年,个人财富排名前10%的人群占社会财富的比重从47.75%迅速攀升至67.41%。
2 V2 t, T" M8 D0 L9 q* e, g" k
% \' J" p) ~7 D' _9 {; p9 F! q 5、2021年关键词:通胀预期和流动性拐点。
2 q- Z; Z: t9 U! y S8 [4 s2 o# X# m# r0 c Q
这是我对今年的主要看法。机会来自这里,风险也来自这里,所有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股市房市债市商品等都围绕这一逻辑展开。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除了经济周期和人性轮回。经济周期就是这样,即使经历十次百次,她每次还会如约而来。有时你不得不相信宿命,在周期的轮回中,你看到一波一波的年轻人喊“这次不一样”,其实每次的周期本质都是一样的。所有人都要靠自我救赎。" x2 i, P+ O: D/ S- ~
2 M) Z9 ]6 B% T3 ^) o1 Z 6、中国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经济周期从复苏逐步转入滞胀。
8 Y% l$ A8 T( s3 K8 ^! a3 [2 v8 @4 g: j, e G4 j6 M
2月综合PMI、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51.6%、50.6%和51.4%,较上月下滑1.2、0.7和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迹象。3 D2 |/ r/ q! X c6 [6 X
7 B( m9 @5 h+ C4 y( S/ k
制造业生产和新订单扩张力度减弱。2月制造业生产、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51.9%、51.5%和48.8%,较上月回落1.6、0.8和1.4个百分点。- {) ^- t! n. L N
& }" Q9 [( X$ Q9 j! i* [' c* U
服务业、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放缓,房地产和基建将放缓。2月服务业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8%和54.7%,较上月下滑0.3和5.3个百分点。8 A |: @- \9 N
( i' B( _" z( `! i9 }/ x% W! \
我们此前判断,2020年5月是政策顶,2021年1季度前后经济顶,随后回归潜在增长率,正在逐步验证。全球复苏共振,库存回补,出口、消费、制造业投资和补库存可能会部分对冲基建投资和房地产链条的下滑。但面临全球疫情严重、小微企业困难、就业压力大等挑战。& ^/ Q, R8 x- M# j: T
' L7 G+ M0 C* k3 \' m% A. G; l 7、通胀预期抬头,目前整体温和。2 f7 b6 H+ a7 E8 D$ Q
8 C! R, b7 C2 ?2 D 2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7.1%和58.5%,均处于近几年来较高水平。当前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国际大宗商品带动工业品价格环比上涨,与供需缺口较大、全球低利率、全球经济复苏共振等有关。其中,布伦特原油均价环比13.3%,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4.8%,南华螺纹钢环比1.9%,LME铜环比4.7%。
: Z1 [+ ~8 C3 Q7 C1 V9 E! r5 q
3 Y- W4 ^5 ^* `- {) U 2020年底以来,原油、铜、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环比大涨,通胀预期抬头,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信用政策结构性收紧。同时,猪周期向下拖累CPI,经济基本面和货币环境尚不足以支撑通胀大幅上涨。, }6 ?; s- k; @6 G1 [( ~
8 \7 y; q- K5 b/ E. V m1 ?( e+ M 8、货币政策转向“稳货币+紧信用”,流动性拐点确认。# v8 w# V! ~% R! m4 ]; }
; \- O( j! n: X a& l, c) r 经济周期是有自身运行规律的。2021年1季度前后,随着经济复苏的顶部区间正在到来,通胀预期抬头,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信用政策结构性收紧,我们正迎来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性拐点。
7 Z3 h: w( n$ ~0 Q" S0 i) z8 b7 t: Y5 x5 d) J
事实上,2020年5月至今,随着经济向潜在增速恢复,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结构性宽松与结构性收紧并存,狭义、广义流动性拐点均已出现。2020年7月、11月社融、M2增速见顶。
% r) T2 E( X. C: P- H/ I( Q+ o) z
5 F1 i) b! j2 |/ ^# m- }! Y 2020年底以来,由于经济持续复苏,通胀预期抬头,局部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地方债务风险暴露,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从房地产融资、地方债、影子银行等三大方向开始结构性收紧金融信用政策:1)加强房地产宏观审慎管理,落实三条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2)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性债务风险。3)治理金融乱象,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推动影子银行健康规范发展。预计未来房地产融资、地方债融资、影子银行融资面临放缓,信用收紧带来流动性拐点的强化。
' u A2 [, O0 o1 A, v- Y4 M6 F# T& ~ L: A# O' z7 f$ Z3 ?" z& b+ f
9、经济预测是哲学问题:未来唯一不变的是人性和周期。9 J$ Q; ^$ E' m& g A
( a+ [ R- u# W( ^) k: @- c# D6 T; Y
从事宏观形势分析20多年,看世事变迁,潮起潮落,唯一不变的就是人性和周期。在五年熊市后的2014年预测“5000点不是梦”,在2015年股灾前预警“海拔已高风大慢走”,并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8 ^, M/ g! t. ~3 x: t4 _
" r4 c2 e/ R, c8 n* o
未来是否可以预测?这个迷一样的问题长期充满争议,有时就好像我们在谈论占星术。但当我们开始探索经济周期和人性本质的世界时,显然有助于我们理解甚至掌握事物发展规律。
_ ]) v$ {+ y3 R8 g; u4 S# [! J6 b0 `
2018年中国经济十分困难,被称为过去十年最差,资本市场十分低迷。在社会上充满“离场论”“洗洗睡”之际,在市场最为悲观的时刻,我们在2018年底发出了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改革前景坚定乐观的声音,提出“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开启新周期”“很多股票都很便宜”,2019年初提出“否极泰来”。
8 Q* |4 N" u+ T. u7 K+ f1 C, P, I9 G' Q. X: U3 Z( b1 m
最黑暗的时候往往孕育着黎明,最光明的时候往往孕育着黑暗。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就是周期,背后是人性的轮回。8 a! i4 q& B L w
1 }2 C R- J+ O$ ?4 f8 Z% i 10、如果你做正确的事,运气就在你这边。/ k* u) Y- J3 `
2 b( X- D5 V1 l P/ m3 W
建议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健中性。精准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不要人为制造经济的大起大落。结构层面,流动性精准投向基建和实体经济,尤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中小微、民企、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领域。
" V! t4 L8 o+ D, ?+ v) |
- Z/ W, B' V' D3 {/ v, c 财政政策的结构性效果比货币政策好,应继续发力基建尤其是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 J, j) f* l" S- O
, g' ~1 e8 y6 }" x o% L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七大改革为突破口,开启新周期、新格局:) |9 n* D/ |: d) V
; E3 o( Y- T. o 1)大力推进“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包括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科技领域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营商环境、服务业开放、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制度领域的基础设施。
5 _+ {; f8 p3 `# r! g7 W7 k
: K7 Q5 r# D9 X2 E8 n. p 2)加快推进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人地挂钩,要素流动。
& _. K1 y/ w) M/ }# D
% n3 V- y* R$ B' d; v) b 3)尽快全面放开生育,中国少子化老龄化问题已日趋严峻,实在不行先放开三胎。6 ~" D! o2 h6 L5 ]/ ^: A
$ D7 x& B2 `. H$ b- | X, q
4)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双循环”,加强科技自立自强,用资本市场的钱支持科技创新的大国重器和“卡脖子”技术攻坚。
! s' X% L; c# o. ^. J' d
& o$ _% l; ^' V7 C6 [ Z4 _" m& U% E 5)大规模减税降费,从碎片化、特惠式减税转向一揽子、普惠式减税,全面降低企业所得税、制造业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
/ |4 e# e5 d$ F: N0 V4 K
6 \! ]. p6 l! E 6)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
1 Y; s) |4 S2 X5 q0 y+ { }' }0 r0 R% d0 f& W3 d0 g! F- Y) `
7)确立新的长期立国战略——新战略,中国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新的立国战略(“新战略”),即在看清未来几十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趋势的基础上,争取一种对我长远有利的策略,类似1978年后中国的韬光养晦,二战前英国的大陆均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前的孤立主义。
6 B, |7 l2 U) v, p ` U5 a L/ I0 M% V$ k
4 F' H: V) f) r p
) M7 M% P3 c& \& p7 |
) T3 n$ I5 l5 q
; D; A& @$ c* ?" w6 v
0 W8 \* }1 b" _, K$ y% w: c( @! R$ J; h$ j9 @* H4 e6 x) X- Y s% N+ w$ `
: @# d. R7 k' ~' V1 i
. ]# ~* b8 }* K- d8 `! Z
9 d) [" P- e2 ]/ P2 B/ t
2 o$ }2 _# C* H9 u3 x

9 u7 y0 I3 }6 x9 o/ O" {6 d1 ^; R9 Q( b) I# b
二、供需扩张力度减弱,经济从复苏步入滞胀
, q$ d% O: y9 ^- k+ n! f9 |1 {( C- ]2 h
2月制造业PMI为50.6%,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十二个月高于荣枯线。其中,5 c4 I0 H- s! p0 |
2 O$ M+ G7 W0 v3 v0 I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9%和51.5%,较上月回落1.6和0.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临界点以上。供需两端扩张力度连续两个月减弱,经济增长边际放缓,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生产端下滑幅度加大,供需差值有所缩小,去年3月以来快速修复的生产逐渐向需求回归。 z( [8 K/ I; c( G8 @
! j9 k4 j: q9 x9 s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8%,较上月回落1.4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下。欧美制造业持续改善,2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为58.5%,较上个月回落0.7百分点;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7.7%,德国制造业PMI为60.6%。
- u9 j7 I; }# k" \
* L3 R. j, M# f' y0 R 从行业情况看,医药、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指数高于制造业总体,且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5.0%以上。8 r% F# C; V' a8 ?3 S3 e+ Q& y" Y% G
$ u9 M1 d' ?' U- C. M / S6 g" V0 {- c! t& p

; r. B3 X# S# N; ]7 k3 B+ Y% g- B3 r7 o! V8 L! ^# o0 B4 n7 m
1 E, T4 p+ ]* g; H# ^7 @
. s6 m' g; E( @6 f* ~( f. a1 B7 Y% Q/ M7 }( C/ y
三、价格指数高位运行,通胀预期抬升
* s5 l1 {! V7 w9 D3 f" V
9 o# l3 z( {1 j+ k" ^3 \ 2月制造业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6.7%和58.5%,较上月变动-0.4和1.3个百分点,高位运行。从行业情况看,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超过70.0%。
8 B6 ?/ V `6 T- c! m2 m, ~! ~& P6 w& j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与供需缺口大、全球低利率、全球经济复苏共振等有关。2月布伦特原油均价环比13.3%,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4.8%,南华螺纹钢环比1.9%,LME铜环比4.7%。% Y: ^6 d5 Z& L1 J! ]
- S" S6 f d) X9 l1 a
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指数差值仍然较大,2月差值为-8.2个百分点。上游企业受益比中下游更明显,整体盈利仍有压力。
% F, {) P. c" T* P
3 J4 \0 a4 ~$ ^$ Q& s' C 4 y4 a- L" }- y, ^6 _/ [7 r( E, n9 m6 g0 I
+ }1 `6 ?& b1 D0 e3 X0 A
* s: e; s+ C" M ! {0 I1 N* Y0 @- q5 t, l0 r

+ x) O2 o$ e4 i4 A) ]+ ]( p. U' M# \ D3 E1 w) f
四、小型企业恢复基础不牢固! x' M8 V. V; C# g& ]+ H
$ I) l! W( W7 v; f u 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2%、49.6%和48.3%,较上月变化0.1、-1.8和-1.1个百分点;大企业始终处于景气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重回收缩区间。“就地过年”导致一二线城市经济活动较为旺盛,三四线经济活动低迷,对中小企业造成冲击。2月小型企业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7.9%和35.1%,较上月变化-1.5和-10.3个百分点。疫后小型企业恢复基础不牢,仍需政策纾困。! f6 U1 v1 G+ U; u' k) F! e
& R; ?: b4 {) {! y
# ]( o( f4 o; E0 {2 b v* O+ {
) z( O6 V, @$ k: V3 W- M2 }6 V
, K, K1 B" K v9 o 五、建筑业放缓,服务业恢复
. G' Z! V) i; O7 l1 R6 E; C8 w- P R( l. |
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4%,回落1.0个百分点,连续十二个月高于荣枯线。$ e4 I( I+ N4 \# h
+ ^ R j: I) K,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较上个月下滑5.3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下降。与天气、春节、房地产调控以及地方财政吃紧有关。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3.4%和68.2%,高于上月2.2和14.6个百分点。
* @1 q# w" X( U2 z. z8 c! K o$ B# H2 B' N/ Y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较上月下滑0.3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且高于上月,行业经营活动相对活跃;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8.0%,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但住宿、资本市场服务、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 g. s- N6 h! u) T/ r; a+ j" Y2 T4 T
! ~! l& g- P9 M
2 U6 f8 i- M' O: K,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