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17|回复: 1

[百姓心声] 干部干,群众看,干的看的都抱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3 14:57:57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层治理,需要群众参与。然而在一些地方,“干部干,群众看”现象长期存在,甚至演化为“干部干,群众看,干的看的都抱怨”,不能不引人深思。

如中部某地引入智慧管理系统,让群众通过App上传身边问题,帮助相关部门发现线索解决问题,执行中却变成了App推广和考核排名大战。一方面,当地村庄留守老人多,一些老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根本用不了App;另一方面,如果上报了问题,最后还是属地自己解决问题。如此闭环管理,导致一些干部只上报清垃圾、搞巡查等日常工作,真正的难题因属地无法解决,所以不敢上报,还出现了乡镇要求村干部撤回上报难题的情况。

这样的工作,基层干部没有成就感,群众没有获得感,其结果只能是“干部干,群众看,干的看的都抱怨”。

@半月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这种现象在基层并不鲜见。为何如此?

一是制度设计不接地气,执行落实激化矛盾。“一些部门乐于设计各种制度框架,理论上都可行,但为何群众无感?”沿黄地区一位组织部门干部分析,再好的制度设计,如果没有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撑运转,只是把繁重的治理任务摊派在几个基层干部头上,最终都难免沦为体制内的相互攀比和制度设计者的“自娱自乐自嗨”。

二是缺乏利益联结机制,难靠大家只靠公家。“村民比较务实,他们是否支持工作,很多时候取决于这项工作能否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南方某地一位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说,村子把场地租给企业办了个小型养鸡场,但养殖场较小,平时用工仅三四人,都是技术人员,难以带动就业,收益又主要用于办公开支,与村民利益联结不足,因此部分村民对养鸡场异味等颇有怨言。

三是看上级眼色为民服务,眼睛朝上走群众路线。有的工作初衷是为群众服务,但成效如何却全看一些未必符合实际的指标、材料等,基层干部疲于应付。矛盾调解员、基层格员、法制宣传员、信息排查员、禁烧协理员……一个村干部头上戴了一摞“帽子”,导致部门虚活不能不干,群众实事无暇顾及。

四是政策解释不充分不到位,信息不对称诱发怨言。如端午节赛龙舟是热门民俗活动,有的地区出于安全考虑,做出时间、场地等方面的限制。一方面,部分村民觉得扫兴,有些怨言;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费心费力,难获理解。其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比如有的村庄传出限定水域是为了收费的谣言,实际上限定水域不仅不收费,还免费培训,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干群之间的怨气悄然产生。

改变“干部干,群众看,干的看的都抱怨”现象,必须把“为民服务”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

基层治理中,资源有限是永恒的课题。一方面,要防止少数基层干部习惯依赖行政资源提供服务,遇事总以缺钱缺人为由,推三阻四不作为,或者照抄照搬别处制度设计,机械执行难以落地;另一方面,也要防止部分群众习惯依赖集体资源满足自身需求,不理解、不认可集体事务是村民共同的事,片面强调自家的事就是公家的事。

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到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警惕“办公室方案”水土不服。为民服务要践行群众路线,先搞清楚群众需要什么、反对什么,不能把“拍脑袋、图省事”的政策强加给基层,再用考核问责逼着基层干群众无感甚至反感的事。考核问责机制既要盯着基层落实,也要看住决策出台,不落实、慢落实要问责,瞎决策、不纠偏更要问责。

与此同时,“减负、容错”要落实到位,让基层干部有时间干实事,有意愿解难事。

发表于 2024-8-23 16: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说了算?定了干?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热门排行|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网站地图 鲁ICP备1802875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GMT+8, 2024-11-25 06:56 , Processed in 0.12016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