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4|回复: 1

[百姓心声] 作业熔断后会不会陷入恶性循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双减”政策落实以来,作为“减负”的一种探索,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先后试水“作业熔断机制”。各地细节上虽有差别,但内容上大同小异。

“作业熔断机制”,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保障学生有充分的休息睡眠时间。学生做作业不能超过晚上规定的时间,一旦超过了,就要立刻停止做作业,至于没有完成的作业,第二天也不用补做。

“作业熔断”,真的能为孩子睡眠“让道”吗?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做完就“熔断”,“欠账”会不会陷入恶性循环?

其实,孩子们苦于睡眠不足久矣!

全国爱卫办不久前发布的《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建议,中小学生每日睡眠应达8至10小时。然而现实中,不少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有的孩子甚至全靠咖啡支撑。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保证充足且健康的睡眠至关重要。相关研究证明,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孩子骨骼发育和免疫功能,也无助于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

孩子们被挤压掉的睡眠时间都去了哪儿?

学业压力首当其冲。减负政策之下,作业看似减少,但一些学校和家长“作业不够”的焦虑并没有减轻,预习、复习、打卡等隐形作业也在挤占睡眠时间,熬夜依然是很多学生的“必修课”。

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业熔断机制”的推出,对于保障孩子睡眠,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此举不仅让写作业有了一定的弹性空间,对确实完成有难度的学生来说,更是“免责”盾牌,并提醒和引导老师、家长,放下“唯分数”的执念。

但应当看到,要让“作业熔断机制”真正从纸面走进现实,不只是“看起来很美”,还需要“众人拾柴”,完善配套机制。

家长要正视孩子的差异性。有些孩子早慧,有些孩子晚成,孩子的学习能力客观上是有差异的。家长应当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看到每位孩子的闪光点,避免盲目攀比心理,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

实际上,一些学生迟迟做不完作业,也与学习方法不对、专注力不足等原因有关。“熔断”并非学习进程的中断,而是转换学习方式的契机。引导鼓励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到乐趣,更好成长。

学校的教学要更加科学合理。“作业熔断”不能“一断了之”,学校和老师应进一步让课堂成为吸纳知识的“主战场”,课后作业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避免“题海战术”,实现“减量提质”。如此,让作业不再只是心理安定剂,而是真正成为挖掘孩子学习能力的有力抓手。

时间管理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实中,许多孩子存在拖延和磨蹭的习惯,导致学习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学习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家校携手,引导学生形成整体的时间管理意识,提升学习效率。

国家要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来说,治本之策还在于构建更加良性的教育生态,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扭转“只以成绩论英雄”的标准,充分落实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促进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

上曾流传一个段子,一位没考好的孩子给妈妈手写了一个纸条:做彩超的时候,你曾经只希望我健康平安就好,别忘了初心。

虽然是段子,却引人深思。

少年强则国强。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都需要用爱心来呵护,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就能推动少年儿童实现全面发展。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韩的东西就不要学了,已经证明是失败案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3 22:18, Processed in 0.07978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