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0|回复: 2

[百姓心声] 济南最新发布,这项补贴提高至30万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6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市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修订完善的有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新版人才政策“双30条”对博士后人才支持政策做了调整和丰富。在留济补贴方面,针对企业新引进的博士后,留济补贴由原来的25万元提高到30万元。
济南最新发布,这项补贴提高至30万元!-1.jpg
博士后人才是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维国介绍,近年来,济南聚焦构建博士后创新创业“新生态”,以政策、平台、资金、服务入手,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济南先后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9个,科研工作站90个,创新实践基地61个;发放各类补贴补助超3亿元,培养博士后科研人才5500余人。
聚焦拓展博士后创新创业服务维度,在给予博士后设站单位资助、博士后创新项目资助和博士后留济补贴的基础上,新出台了“博士后创业启动支持计划”,重点扶持处于初创阶段的博士后创业企业。目前,我市博士后人才支持政策涵盖了从入站到出站、从创新到创业的全周期全链条,提供政策咨询、政策解读、政策配套、政策申报、政策兑现等“一揽子”服务。
围绕提升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高度,济南着力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2024年新设立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平台23个,规模居全省首位。着力建设高能级创业载体,我市与省人社厅、山东大学共建山东博士(后)国际创新创业园,全力构建综合性主园区引领带动、专业园区协同支撑的博创园发展格局。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同山东大学设立“创业博士后”岗位,加快形成博士后人才集聚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
同时,加大博士后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在扶持创新方面,创新项目资助标准由最高5万元提高到7万元。在扶持创业方面,分别给予博士后初创企业30万元或50万元的创业支持资金。在留济补贴方面,针对企业新引进的博士后,留济补贴由原来的25万元提高到30万元。
为激发博士后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济南统筹开发人才服务资源,适当延长部分高层次人才服务金卡有效期限;拓展服务项目,新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事项,绿色通道服务突破20大类;做强服务品牌,遴选行业头部企业和知名品牌商家加入“金卡合伙人”,打造市场化服务品牌矩阵,切实解决好人才的“关键小事”、“人生大事”。
济南最新发布,这项补贴提高至30万元!-2.jpg
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王玉跃介绍,济南市对人才政策“双30条”(2024版)进行全面系统评估,按照“更有效、更精准、更具针对性”的原则,对政策再优化、再丰富、再提升,修订出台了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
突出服务产业
持续贯通全链条人才支持体系
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聚焦人工智能、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空天信息、新能源装备等全市标志性产业链,构建起了涵盖顶尖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青年创业人才、技能人才的全链条人才支持体系,使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产业发展需要。年轻人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本次政策修订,加大对青年科创人才特别是创业人才支持力度,新增3项具体政策,每年新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
其中:新增青年科技人才创业支持政策,每年遴选10名左右创业人才,每人给予一次性50万元资金支持;新增海聚泉城专项人才“蓄水池”支持政策,每年遴选15名左右高层次人才,每人给予50万元资金支持;新增博士后创业支持政策,每年遴选10个左右处于初创阶段的博士后创业企业,每个给予30—50万元资金支持。
另外,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领军人才、技能人才支持政策,通过丰富支持类别、优化流程机制、强化精准对接等举措,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更好推动“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
更加突出多元赋能
持续完善全要素创新创业体系
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的打造,需要持续而系统的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离不开专业精准的服务保障。此次政策调整,叠加导入平台载体、金融对接、配套服务等多维度支持政策,加速提升济南对人才的磁吸效应。
平台搭建方面,新增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相关政策,整合全市各类平台载体,广泛链接海内外人才项目、赛事引才项目等优质资源,打造全市“1+N”项目孵化矩阵,根据成效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金融支持方面,坚持“长期主义”和“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理念,成立首期3亿元的海右人才基金,带动形成“财政引导基金领投、市场化基金跟投”的雁型科创基金投资矩阵,以“耐心资本”、“大胆资本”陪伴人才成长成才。
配套服务方面,新增政策服务团、金融服务团、法律服务团、知识产权服务团等精准高效的专业服务,探索构建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打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制度环境,让广大人才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创新创业。
更加突出校地融合
持续打造全方位协同联动体系
济南发挥省会科教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支持校地融合发展,本次政策调整,充分吸收新修订出台的《济南市深化市校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2025版)》相关内容,更大力度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更高效能促进科技成果在济落地转化。
此外,去年以来,济南创新发展校友经济,深入开展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导师)选派工作,建立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校地企共引共用共享共服机制,大力推动企业高校人才“双向流动”,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本次政策调整,同步将上述创新举措吸收纳入,系统化、集成化、机制化推动校地融合发展。
更加突出生态营造
持续优化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济南坚持“大人才观”,强化“所有提升城市品质的工作都是人才工作”的理念,倾力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以高品质人才生态带动人口引力、发展动力、城市活力整体跃升。本次政策调整提出健全人才政策常态化宣介机制,办好海右人才节、“双创”大赛、大学生开学毕业“双典礼”等特色引才活动,持续擦亮济南城市人才IP品牌。
此外,对人才关心的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优化服务举措,推动全市人才服务体系更具特色、更有温度。比如,聚焦青年人才关心关注的住房问题,在保障购房补贴、生活补贴优厚待遇的基础上,追加住房公积金缴存及留济补贴、人才公寓等后续支持,进一步降低人才在济生活成本,让人才切身体验济南的“性价比”,感受济南的“刚刚好”。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3 23:01, Processed in 0.101800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