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4-6 15:43:39
来自手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节30万人游羊山的清晨 那些忙碌的生活故事
发布日期:2017-04-06 访问次数:7 字号:[ 大 中 小 ]
4月4日又是一年一度清明节,羊山出现了旅游井喷现象,在羊山镇的各个景区(景点)上到处游人如织。当日有来自菏泽、济宁、枣庄、徐州、商丘等地的30多万名游客云集在这里,这个日子缅怀先烈,祭奠英雄祖先。
当日是农历三月初八,是雨纷纷的清明,也是羊山镇盛大的集会,俗称“赶集”。每年清明节,羊山古镇省级地质公园免费对外开放,烈士陵园、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全程义务讲解,数十万游客高峰到来的清晨,这里是一幕幕生活的画卷。清晨便开始忙忙碌碌,套圈抽奖、促销叫卖、水果饮料、各种玩具工艺品开始让这个街道一派生机。
画糖画的低保户夫妻
“小闺女,看着你好眼熟啊,对对,你是那个小杨。”
“王大爷,这么早就做了这么多糖画了,今天生意一定不错!”
“也是要谢谢你给联系,困难群众免费摊位给的地方还挺大的。”
王桂中大爷,是民间传统糖画艺人,年近六十,也是村里的一名低保群众,享受政策照顾也寻找机会凭借自己的手艺增加自己的收入,每年清明节都会来羊山景区。“今天天一亮带着老伴就来了,熬好糖准备好工具。现在有这个手艺的不多了,咱县里我算是独家,卖的也不贵,三块钱一个,一天下来生意好了估计能买到五六百个。让小孩子还能记得这个东西,让老人回忆回忆小时候的味道。来,你本命年的小公鸡给你尝尝吧!”
老两口没有大声吆喝,没有喇叭叫卖。王大爷在逐渐喧嚣的街道上安静地画着十二生肖的糖画,王大娘待糖画冷却放进赶紧的糖画专用透明小袋里,然后放好。显得那么和睦美好,看不出疾病困扰的愁容,步入晚年的生活也一样充满希望和盼头。
参加完庙会又来景区摊鸡蛋饼的张大娘
放好案板支起桌,放平铁锅打开煤气生好火,磕好鸡蛋和好面,像摊煎饼果子,但做出来是软软薄薄的韭菜鸡蛋饼,“这是咱们这儿特色的鸡蛋饼,三块钱就能吃饱。搭配热粥是很有营养的早餐和小吃,昨天我们在巨野金山的庙会,今天一早天刚亮就赶来金乡羊山,也是趁农忙前多挣些钱,昨天我们卖了八百多张饼,今天准备了大约一千张饼的原料,希望今天都能卖完,我们就歇两天,地里该给家里大蒜浇水了。”
张大娘一边舀面、磕鸡蛋、摊饼一面说着,五十六岁了,想想这么站着一千张饼一直下来也是很累的,不过心里盘算着今天可以卖出去很多,也是蛮有奔头的。说话间,十多分钟已经卖出去了六张鸡蛋饼。
套圈也要有新花样
鸡蛋饼小摊旁边挂着一个大条幅“套圈、套圈,粘上、靠上、挂上都给”,两位中年夫妻在路边十米长的平地上铺好红毯,错落有致放好大大小小的玩具、工艺品、模型,还有一排放在笼子里的小兔子也是今天的奖品。“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收拾好了,昨天就摆了一天,现在没有以前生意那么好了,套圈的也很多,竞争也大。所以就想点新花样,增加游客留下来玩的乐趣。”
这是本,我们不能忘了根
在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的门前,被一对已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妻吸引,老两口携手走向景区里汉代平民墓群遗迹,脸上岁月的痕迹诉说了他们的故事。两位老人祖籍金乡羊山,八十多岁了,现一家人在南京常住,清明节回家来看看,提前两天就开始准备,“不管年纪再大,只要走得动就要去看看家里故去的老人,这是本,我们不能忘了根。”
看着牵手走去两位老人的背影,忽然想起同事回家在高铁上发来微信的见闻,回家的车上几乎全是老人,都是清明节回家祭祖的。于是感慨年轻的我们以前或许真的很幼稚,生活的再忙碌都要记得自己的本,一如家庭,一如民族。
九点多了,景区东门外的陵园路上,忙忙碌碌的他们是工作、是生意、是努力生活,步行而来的游客慢慢增多,大部分是一家三五口,他们是度假,是陪伴,是缅怀与归根。(杨曼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