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动车的交通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一直是难点。一些市民甚至觉得自己的电动车“无牌”、“无证”,交警部门无法处罚,因此拒不接受批评教育,甚至在交警部门开具处罚单后拒不提供个人信息、提供假信息,想要以此蒙混过关。近日,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一套手持“人脸识别”系统的上线,将改变非机动车执法难的现象。 “这套人脸识别系统安装在民警的警务通手机平台上,采用网络与公安部门的数据库相连,可以在2到5秒的时间内对被处罚人的面部进行扫描识别,获得被处罚人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违法记录,这样被处罚人就不能再通过谎报信息的手段来逃避处罚。”在任城区吴泰闸路与建设路交叉口,记者见到了市交警支队任城勤务大队常青中队中队长陈立群,他告诉记者,“人脸识别”系统的使用对身处一线的执勤交警们有很大帮助,有了这个高科技,以前面对的执法难题成为了“过去时”。 在路口记者发现,大多数市民能够按照交通法规遵章出行,各类交通不文明现象已较为少见。就在这时,一位骑着公共电动车的市民从非机动车道上由北向南逆行而来,执勤交警立刻拦住了他。“我就从超市买了点东西,想着向东一拐就到家门口了,所以就逆行过来了。”面对执勤交警,这位市民显得很不好意思,随后执勤民警打开人脸识别系统,对这位市民进行面部扫描。随着“滴”的一声轻响,这位市民的身份信息很快显示了出来,确认无误后,执勤民警对这位市民开具了罚单。 “在我们的日常执法中,对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违法问题的处罚一直是个难点,处罚单往往难以准确下达。而人脸识别系统的投入使用,解决了执法‘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也使得交警部门对非机动车等无牌无证车辆的执法力度得到保证,为城市的交通文明建设加上一层保障。“交警常青中队指导员郭新茹告诉记者,自“人脸识别”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执勤交警的执法力度得到有效保证。 据了解,7月份以来,交警支队持续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截至7月18日,查处非机动车、行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89起,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3214起,全市主城区交通秩序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