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出台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末住户存款增加3463亿元,逆转了7月份负增长2900亿的局面。尽管居民存款的余额仍在增长,但谁也不能否认其增速已经大大放缓。有数据显示,自1979年至2018年这39年间,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从未跌破9%。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3%,创40年来最低。与存款增速的整体下滑相比,居民存款增速下滑更严重。从2008年到2018年,短短10年间,居民部门存款增速从18%下滑到7%左右。 居民收入增速放缓 大致来看,居民存款可以用一个等式来粗略地表示:居民存款=居民收入-购房支出-投资理财支出-消费支出。 存款的源头是收入,收入不增长,存款自然不可能增长。多名业内人士认为, 由于受经济下行趋势制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这是导致居民存款余额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而去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也就是说,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比去年少0.7个百分点。 买房消耗大量存款 买房的首付款和每个月必还的月供消耗掉很多家庭的收入。 过去几年居民购房热情高涨,与存款增长放缓趋势保持一致,同时也推升了住户部门杠杆率。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指出,2016年和2017年,住户贷款分别新增6.22万亿元和7.01万亿元,同期住户存款分别新增5.17万亿元和4.60万亿元。居民贷款增量持续超过存款增量,表明居民的角色从银行的存款供给方转变为贷款需求方。截至2018年7月末,住户贷款较年初增加超过10%,与同期住户存款6%的增速形成对比。 今年银行发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国有大行房地产贷款投放规模仍居高不下,尤其是上半年三四线城市的个贷增长明显。事实上,每一笔住房按揭贷款背后都会有一笔首付款,在当前普遍的高首付比例情况下,首付款往往比贷款金额还高。很多家庭掏光全家六个钱包才得以凑出首付。而每月的月供支出也直接消耗了家庭储蓄。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收缩 一般来说,居民手里的钱主要就是三个去处:买房、投资理财和其他生活支出。以往只要谈到居民存款少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理财产品。但事实上,去年年底以来,受资管新规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有明显收缩之势。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5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2.28万亿元,而6月末余额为21万亿元。 有统计称,与去年底相比,大部分上市银行的理财产品余额出现负增长,其中,建设银行下降6.5%,招行下降4.4%,光大银行下降12%,杭州银行则减少了11.8%,北京银行理财余额下降10%,宁波银行下降7.6%,浙商银行下降10%,广州农商银行理财产品余额更是下降高达22%,浦发银行理财余额也下降了20%。 招商银行认为,资管新规正式实施,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将有序压降不合规理财产品规模,停止不合规资产投放,对过渡期内难以消化的存量资产进行处置安排,同时,客户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程度也需要一定时间培育,这将在短期内对各家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发展和收入增长带来很大的挑战。 因此,去年以来,在监管新规下,银行理财规模已经出现小幅下降,但居民存款增速并没有恢复。那么居民存款增速下降还有其他原因。 互联网金融分流居民存款 刚工作两年的张小姐每月收入8000元,除去必要的房租、交通和餐饮等生活支出,每月所剩不太多。张小姐说:“我工资卡上的余钱都转去买余额宝了,收益率比存款高,用着还方便。” 张小姐的理财方式在年轻人中颇具代表性,甚至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 以各类宝宝理财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近几年来抢夺着银行客户的存款,居民财富多元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效率高、门槛低、种类丰富的理财产品对于年轻的消费群体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原本被传统金融拒之门外的闲散资金,现在迅速向互联网金融聚拢。 居民消费增速大于收入增速 尽管大家都在感叹“消费降级”,但从统计数据来看,居民消费支出其实增长强劲,至少比收入增长要快。家庭开销大了,能存的钱自然少了。 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连续第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3-2017年年均增长11.3%,实际增速比同期GDP增速快3.2个百分点。 2018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今年7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8.8%。这些数据全部都大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挣钱的速度赶不上消费的速度,能存下的钱自然少了。(程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