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远导读:人民币“破7”,对中国车市会有怎样的影响?,人民币破7,对中国影响 人民币“破7”,对中国车市会有怎样的影响?,人民币破7,对中国影响:人民币破7,对中国影响,人民币破7,中国怎么应对,中国人民币破7是好事吗,人民币破7,中国慌了,人民币破7对中国有好处吗,人民币破7不是对中国好吗,人民币破7中国输了,人民币破7对中国石油,中国人民币破7什么意思... |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经济大环境的种种变化,时常能够给汽车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了一大批美式大排量车型的消亡,间接加速了日系品牌的全球化进程,同时还促进了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而最近的英国“脱欧”,也给全球车市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不仅英国汽车产量大幅下滑,跨国品牌也纷纷出逃。
8月5日,人民币汇率兑美元“破7”。尽管人民币基本盘依然稳定,但这一事件还是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心理冲击——对于与进出口密切相关的汽车行业来说,“破7”有利于汽车出口业务,但会对进口市场不利,不少消费者正在焦虑,进口车是否将应声涨价?
除了特斯拉,进口车暂无涨价风声
2018年5月,我国宣布下调汽车进口关税后,奔驰、宝马、奥迪、林肯、雷克萨斯等汽车品牌陆续宣布下调旗下进口车价格;而在今年4月,我国政府明确宣布将降低增值税之后,多数进口车型又迎来了一波降价潮。
事实上,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价格并不直接与汇率挂钩,而是与供求关系更为相关——中国车市在2018年遭遇到28年来第一次负增长,汽车消费萎靡不振,面对减税带来的良好契机,车企纷纷选择降价,其目的就是提升自己产品的性价比和竞争力,以期在竞争中争得更好的市占率。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汽车53万辆,其中,平行进口车上半年总量达到9万辆,同比增长51.3%,占进口总量的17%,占比创近六年来新高。事实上,今年年初,研究机构对国内进口车市场的整体并不看好,对其做出“整体趋冷”的预测。
面对如今并不景气的大环境。选择涨价不仅需要看着竞争对手的动作行事,也需要不小的勇气——今年6月底新能源补贴退坡之后,大多数新能源车企都选择让利补贴、赔本赚吆喝,其原因也在于此:选择涨价,后果很可能是销量的大幅滑坡,这显然是车企们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尽管汇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与关税调整时的车企普遍的迅速反应不同,目前还没有车企公开表示因为汇率的波动将调整旗下车型的售价。唯一例外的特斯拉,在被“消息人士”传出将在9月涨价后,唯一的回应也是既不否定但也未肯定——“不排除这种可能,请以官网信息为准。”与此同时,林肯等进口品牌则表示,暂时没有调整价格的计划。
对于进口品牌来说,内部都有相应的汇率对冲机制,而且在售的汽车,大多数已经在数月前清关,因而暂时的汇率变化很难对终端市场价格造成影响。至少可以说,人民币“破7”短期内不会造成进口汽车售价的改变。
另一方面,虽然“破7”打开整数关口,对消费者来说有一定心理冲击,但理智来看,人民币并没有出现严重贬值——与本月初相比,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只下跌了2%左右,其影响并非特别巨大。
汽车出口:受益同样不大
除了影响进口车市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关系到汽车出口。今年1~6月,我国企业出口汽车48.8万辆,比同期下降4.7%。人民币汇率变化或许对“中国造”汽车打开海外市场造成一定利好。
近年来,“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共识,自主品牌正在加快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今年前5月,中国汽车对马来西亚、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出口量分别增长了5倍、3.4倍和6.4倍。俄罗斯工厂刚刚竣工投产的长城汽车,今年上半年出口量达到3.0万辆,同比增长29.4%,占集团总销量比例为6%;近年来连续并购海外车企的吉利汽车,上半年完成累计出口量3.86万辆,同比大涨344.0%。
除了哈弗、吉利等自主品牌扬帆出海,跨国车市也开始更多利用中国产能供给全球市场。例如,上汽通用多年前就开始将中国制造的别克昂科威返销到美国市场;福特已经关闭了美国的轿车生产线,其余福特轿车则转交以长安福特为主的海外工厂生产;北京现代本土化2.0战略下的首款SUV产品新一代ix35也将出口南美国家。
被中国人控股的沃尔沃汽车,更是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基地。在大庆生产的S90和成都制造的XC60都供应到全球市场。此外,戴姆勒和宝马旗下的smart、Mini也在计划将把中国作为重要生产基地。
然而,与进口车情况类似,汇率的变动也不会立刻影响到出口车市场。汽车出口对于企业整体来说只占一小部分,短期汇率的变化不会立刻改变市场的终端售价。此外全球汽车市场也都不甚景气,价格变化同样需要慎重。
此外,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外销利好同时也会被一些因素所抵消。例如中国车企目前仍然或多或少依赖于国外供应商。随着人民币汇率变化,进口零部件价格也可能水涨船高,制造成本也随之增加。
事实上,无论对于进口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来说,要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显然并不能依靠于汇率暂时变化所带来的微小影响。更关键的,还是如何提升技术力、品牌力、产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