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的老人们常说,过去的济宁州是十里八乡最繁华的地方,老运河上,载着竹编的船只一个挨一个,一停就排出去好几里地。岸上货堆着货,工人们车拉肩扛,搬运货物,往来不绝。 声声叫卖吆喝从巷子深处里传来。走的近了才听得出,热闹的人声里掺杂着全国各地的口音,人来人往,如同赶集会。 这里是老运河上尤为出名的商品集散地,"通渠要道、店铺林立",水司衙门也集中在此,于是,“竹竿巷”这个颇具年代感的名字早已根植在济宁人的记忆里,承载着几百年来关于济宁“江北小苏州”旧时繁华的回忆。 十里繁华,这里曾是济宁最早的“商圈” “不逛竹竿巷,白来济宁城。” 几乎所有济宁人关于竹竿巷最早的记忆,都无外乎“繁华”二字,“当年”盛极一时的画面也在人们的代代相传中变的鲜活起来。 至今仍在竹竿巷卖着竹器的张步升听家中长辈回忆,大运河繁盛时期,人们从江南把竹子列成竹筏,运到济宁后到河堤上卸货,再由工人们扛到巷子里来。小巷子里有很多手工作坊,门面旁都立着很多竹篙,很多竹制品在这里诞生。 “来到济宁州,喝上一碗林家湾的鱼汤,再逛逛竹竿巷,买点提篮、竹筐子,然后去老运河边上、太白楼对面的罗家茶馆喝个大碗茶,再去戏园子再听上几出戏……”竹竿巷老居民王福银说,这依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竹竿巷是当年济宁城最繁华的地界,十里八乡的人来了济宁都要来竹竿巷买点东西带回家里去。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人气鼎盛的古玩市场,顺着巷子,穿过汉石就可到达的太白楼,茶馆饭馆林立于老运河两岸,不远处的小土山上,说书的唱戏的看热闹的,人声此起彼伏。 换成今天的话说,这里便是济宁城最早的“核心商圈”。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一样的“上河图” “这附近有个码头,好多地方的人到我们这里来批发竹子,全国各地的商人都往这里来,一条街上家家都是做生意的,门板是扣起来的,楼上开着小窗,楼下是门面。”王福银说,浙江的毛竹通过运河向北方贩运,很多南方的竹编工匠也跟来济宁谋生活,在竹竿巷做起了生意,所以这里的老房子具有南北方相结合的精巧,很有江南水乡的风格。 蜿蜒的运河穿城而过,两岸人家依水而居,运河上停靠的大船从竹竿巷停到小闸口。集市上叫卖着热腾腾的豆腐和闷好的腊肉,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人驻足。竹竿巷里的手工店铺至清末时期已经有三十七家门店,到民国时期已增至六十多家,随便一个画面,便是一幅独属于济宁的“上河图”。 尽管小巷并不太长,却常常人多得站也站不住。据竹竿巷老居民张步升回忆,这里曾终日顾客盈巷,店铺鳞次栉比。逢年过节时,沿河两岸挂着喜庆的灯笼。人们在竹子编的提篮筐子写上喜庆字,把竹条染成红的绿的各种颜色,孩子们争着想要鸟笼、竹篓,门面旁摆着竹器,路上的商贩支着摊子,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水泄不通…… 曾经的江北小苏州,繁华不亚于江南。然而,真真正正的那番场景则早已消逝在了一代又一代老去的济宁人之中。如今,谈起竹竿巷,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浮现出不一样的风景。 从记忆里走出的竹竿巷 运河衰落,水路萧条,随着各地竹器市场的兴起,竹竿巷渐渐褪去了它的繁华,只给世人留下曾经辉煌的印象。岁月掠过时光,这条小巷早已从人们记忆中走出,焕发着新的生机。 “从前的竹杆巷是一条商业街,后来真正做竹编的人少了很多,到现在,真正做竹编生意的也就一两家。”在竹竿巷做了四十多年的生意的田文玉就是其中之一,他对这里再熟悉不过。 田文玉说,改革开放后自己就在这里做竹编生意,后来这里的人们陆续改行,做竹器生意的越来越少。电影《小兵张嘎》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田文玉也推着地排车当过群众演员。“这里的每一条街都有自己的来历,保留到现在,街还是那条街,有以前的老故事,也有现在的新景象。”田文玉说。 在竹杆巷住了76年的老居民伊茂芳说,从狭窄的小街巷到现在平坦干净的路面,竹竿巷经历了从脏乱差到如今新型社区的蜕变。包括纸坊街、南汉石桥街、纸店街、竹竿巷、小闸口在内的“现代”竹竿巷,也被作为“任城记忆”进行了精心打造。 “我们规划了一个研学游基地,一方面想竹竿巷的老记忆保留下来,另一方面,也要让竹竿巷走出人们的老记忆,以它崭新的姿态展现新的时代意义。”济宁市任城区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负责人张宝芳说,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竹竿巷如今也有了新的模样,它将带着所蕴含的运河文化精髓被打造成为研学游基地,复原当年繁华景象,面对社会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