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5-22 11:00:22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军:不设GDP目标不代表经济增长不重要: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GDP增速具体目标等话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接受新华网思客专访,他认为受疫情因素影响,今年的GDP不设具体增长目标是一个合理的做法。但这并不代表经济增长不重要,把保就业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体现出政府在非常时期的底线标准,有利于把疫情造成的冲击降到最 |
2 {# M" a% d0 c9 v% q8 M
4 G# o+ V& O Z; N. \2 E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GDP增速具体目标等话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接受新华网思客专访,他认为受疫情因素影响,今年的GDP不设具体增长目标是一个合理的做法。但这并不代表经济增长不重要,把保就业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体现出政府在非常时期的底线标准,有利于把疫情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程度。
3 N- M/ B* K l' n; f 为什么今年不设具体增长目标?/ E4 } I7 g0 O/ c
每年GDP增长目标都是参考上一年经济实际增长情况来设定的,保持了一个相对的连续性,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所谓的趋势性增长。但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海外疫情形势复杂,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状况完全打乱了原先应有的趋势性增长,造成现在无法相对准确地预测今年的增长,也很难再按照过去的方式来设定增长指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设具体目标可以说是合理务实的做法。
5 b- u+ h0 u: {, D 但是不设目标不代表经济增长不重要。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要做到“六保”,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 u; v/ {4 E! s6 i3 A0 v6 S
发力的重心是保就业- o. p; E2 J S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事实上也反映了这次疫情以来,经济学界业已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面对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政府应该更多地把工作重心放在就业保障上。+ h ~: M# @* T- h8 N4 R" Z, v
虽然保就业也要靠经济增长,但是有大量创造就业的活动不见得对GDP有那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承担更多提供就业机会的时候,他们对GDP的贡献其实就没有就业贡献那么大,因此保就业和保增长还不能完全划等号,在保就业和保增长之间需要权衡,当你要保就业的时候,就不要过于强调GDP要增长多少。. j" x4 @* A2 v8 @2 S, o. f/ T, y
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强调GDP,“六稳”、“六保”成为极其重要的内容。“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具有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六保”其实是一个托底的概念。因为经济压力、外部冲击大,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托底,把基本的民生、基本的就业托住。目的就是通过托底保障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 J1 d) u8 K& w* f, _3 {( _8 t2 b 经济增长需要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 f8 Q+ k9 \, E4 l2 e 政府提出“六保”可以说是一种及时止损的做法,尽量把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但是未来经济的转型和持续的增长,还是要靠我们企业家实实在在的商业模式的转变、思维的改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大量的篇幅谈了未来我们要实现的经济转型。
+ g$ m+ A9 g- _ 如果把眼光从今年延伸到未来的两三年,我相信有远见的企业家都知道,这次疫情冲击之后,很多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型企业都需要转型。因为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而且通过这次疫情考验,已经发现线上的新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也会爆发性地释放这样一个潜力。所以说我们的中小型企业的企业家,现在要改变思维,不要老想着在当下倒下的会不会是我,更要考虑未来站起来的人会不会是我。 D M$ `9 `3 f
企业减负不会随疫情的结束而停止
: Q w) C6 E/ F: S$ W4 W, }7 g 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全力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中小微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就业最重要的保障者之一,但同时也是相对最脆弱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足以看出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但为企业减负这件事并不是一时的,政府做出这样的减负目标也不仅仅是因为今年出现了疫情。回想一下前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包括我们这些年的改革政策,总体上都是朝着不断减轻企业负担的方向走,这次针对疫情又提出了延长减免税费期限,我认为这些措施都反映了未来推动企业技术转型的一个非常长远的政策考虑。它不会因为今后疫情的结束而停止,而一定会坚持下去。; W0 `1 d3 s8 C/ E% E* u; I
所以我认为政府在不断地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转型,有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编辑:文艳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