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5|回复: 0

[理财宝典] 蒋光祥 蒋光祥:信用债市场 是至暗时刻还是黎明在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7 18: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蒋光祥 蒋光祥:信用债市场 是至暗时刻还是黎明在前:健全违约债券的风险处置机制,提升违约处置效率成为当前信用债市场的头等大事。  蒋光祥  近日,信用债市场频传利空。自华晨集团、永城煤电控股集团(违约前评级为BBB级的国企)爆出有到期债券未能如期兑付的消息后,清华控股、云南城投(行情600239,诊股)、冀中能源(行情000937,诊股)、平煤、苏宁
9 @7 z! }4 f, z1 x% w

+ D" _8 g* b' ]4 n2 M, L        . j# ^# z. V$ l" ?+ }( C

& O3 C% w1 Z9 |5 b; ?0 S        健全违约债券的风险处置机制,提升违约处置效率成为当前信用债市场的头等大事。* W# L4 t. b% R8 O! v
* G2 c; w! X6 E& D
        蒋光祥
. X. g% C3 D$ R) h4 K1 Q+ F  z5 g3 Z. H3 }6 Y. O
        近日,信用债市场频传利空。自华晨集团、永城煤电控股集团(违约前评级为BBB级的国企)爆出有到期债券未能如期兑付的消息后,清华控股、云南城投(行情600239,% @/ _- ?5 l* v# M" f- D; c% n& M
[color=]诊股
' x: O8 _) J7 H: X8 X)、冀中能源(行情000937,# }2 |2 d: \5 C
[color=]诊股3 @% _9 n2 G8 k+ Z' g- O
)、平煤、苏宁易购(行情002024,
/ v/ v* [& k. `# Y/ O: }( H[color=]诊股
1 S5 z- t- a# ~, f0 ^)、紫光集团等相关信用债在市场上开始被大幅杀跌,跌幅从几个点到几十个点不等,部分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券种经此一挫,现价已经跌至10元左右(原价100元),可跻身“垃圾债”阵营。债券市场的波动自然会传导至股权市场,违约债发行人相关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股价也多被殃及池鱼,有自媒体用“信用至暗时刻来临”来形容当下信用债市场氛围。
) C+ M- x* B' U) ~/ i! X' D* A
, {1 Y/ m" ^3 B& ?# _        现时信用债市场的违约之所以令人揪心,是因为之前违约债发行人多是民企,而现在国企、城投公司、上市公司的信用债也爆雷,包括非传统经济落后区域国企在内的各类主体均已打破刚性兑付。这一切令人措手不及,大家在无所适从间哀叹“礼崩乐坏”。不过,最坏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好的时候,此刻是否适用?还是值得从人云亦云中静下心来一探。我们清楚,当前债市投资者主要以机构为主,从内部信评入库(池)到最终投资,当中应该有一整套的制度与流程,买入并不是靠冲动,更不是只看收益。从业内资深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近日出险的这些债,当初就不应该得以入库(池)。即便国企,也有优劣之分。并且,用有色眼镜看民企也有失偏颇。同为民企,知名优质企业(福耀玻璃(行情600660,% @1 X6 H& H( [) s8 D4 {
[color=]诊股) h4 t, {4 x# N9 b" J
)(港股03606)等)
一年到期收益率只有2%左右。你去买一个月到期收益率可以高达4.8%的红”,心里当真没点数?违约债持仓比例是否远超总规模的5%乃至10%而伤筋动骨?食得咸鱼抵得渴,既然采取的是高收益的“垃圾债”策略,要去做秃鹫,就应该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高收益、低风险的好事,自然不会只有你发现。为了高出的那部分收益,值不值得去冒整个本金的风险,大家见仁见智。
, E) f8 V6 b5 k  J! d+ _8 t" y. Y) B( S& z$ y7 r/ U2 J
        另外,信用债可以视同为股票,但信用分析远不止外部评级+财务分析。国内对于外部评级公司重发行主体规模、不重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收费就评,评级还偏高等诟病由来已久,自己对民企做好内部信用研究,对于国企、城投不搞信仰研究,看来已经是债市的安身立命之本。过往那种因刚性兑付普遍存在,对低评级、长久期债券的风险认识缺乏,在前所未有的“雷”声阵阵中,已经撞了南墙。实质性违约的出现使得过往资管机构内部信用风险评估形同虚设,甚至“裸奔”看债券名字下单的局面发生质变。在操作层面更改变了机构投资者对尾部风险巨大的“加杠杆、加久期、降资质”单一套利模式的依赖。
& T& u, F& N$ t
! M1 F) ^2 S  J1 ^9 E0 S& K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信用债市场的基础自然在于“信用”二字,但参照海外成熟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劣质信用债券出清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债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上一波股灾之后,方有随后的蓝筹牛市;信用至暗,也预示黎明即将到来。但这当中,有一点我们必须要坚持清醒认知,就是信用的出清要以承销商有作为,发行人不造假为前提,如果没有违约成本,有偿还能力的债务人也有可能恶意逃废债务,这比违约本身更恶劣。“凭本事借的钱,我为什么要还”的逻辑使得“逃废债”的示范效应更是负面。所以一遇到违约,整个信用债市场才会风声鹤唳、惶恐不安,间接放大了违约影响,信用至暗由此而来。而健全违约债券的风险处置机制,提升违约处置效率则成为当前信用债市场的头等大事。违约并不可怕,也并非一定不能接受,但前提是建立在被违约债权人得到及时、合法、公正的赔偿等一系列符合现代经济社会法律法规,诚实信用等公序良俗的基础之上。5 c8 l/ |/ p% L$ Q
1 p) B: s: T: T/ }) C; i* _0 J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联系电话:0537-2311005|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 鲁ICP备 18028751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鲁)-经营性-2022-0209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 (鲁)职介证字[223]:第0812001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18 21:47, Processed in 0.08814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