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23 14:49:2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现场评论:补齐短板凸显全面小康成色:统筹公共服务资源、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保障体系、激活社会力量,有效引导多方资源进农村、惠百姓,才能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 一场秋雨过后,乌蒙山区寒意渐起,层层云雾中,村寨民居若隐若现。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是贵州毕节最后3个未摘帽贫困县。这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出行难、饮水难、就医难等问题 |
0 \2 D6 D" ~: U$ u% w4 |5 ]1 O$ J8 R! C+ i. w0 z
; J! @9 A" z4 Q1 n! R* m 统筹公共服务资源、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保障体系、激活社会力量,有效引导多方资源进农村、惠百姓,才能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
% F2 B6 ?* m) O! s+ Y# ~' v- s w; z3 {( y/ S6 ~
一场秋雨过后,乌蒙山区寒意渐起,层层云雾中,村寨民居若隐若现。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是贵州毕节最后3个未摘帽贫困县。这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出行难、饮水难、就医难等问题,一度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 o7 W& R( f4 ]6 J a7 J0 \
* X- h" E5 v/ Q5 S" x" k. r 发展的过程,其实也是补短板的过程。这几年,贵州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现在,贵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投建了数百个骨干水源工程,还建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等。这些成绩值得肯定。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在攻坚上下功夫,把个别地方还存在的交通、医疗、教育、住房和饮水安全等短板切实补上,保证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不掉一户。
3 f' D0 ?8 h+ j! i9 U! T2 {. K$ D+ k& s, G
补短板要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务求精准发力。农村公路犹如“毛细血管”,关乎农民安全出行和产业发展。64岁的赵才富是纳雍县?岭镇小屯村贫困户,家住半山腰,尽管通组路修到了寨子,可距他家还有一段距离,每次进出都要翻越一座土坡。今年,村里对老赵家门前的土路实施了硬化,“下雨天出门不怕摔跟头,关键是汽车能开到家门口,再也不愁山货卖不出了”。如今路面硬化了,老赵和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腰杆也挺直了。
! {$ n% V* v9 p) b! Y: l+ a2 P. w& R
补短板,既要顾眼前,更要惠长远。威宁县平均海拔2200米,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常年饱受缺水困扰。为让群众喝上安全水,当地加强对深山高地等易反复地区的供水监测,抽调78名水务技术骨干到39个乡镇开展工作。经过建设,从薅底河引上来的水,通过净化处理后,经管网输送到家家户户,盐仓镇二堡村的村民告别了喝“望天水”的日子。群众说,“拧开水龙头就有干净水,不用翻山越岭挑水喝了”。( a }6 n- f: x; w3 y) z
: u4 t( A& M9 K. Z) t 补短板,还要注重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比如看病,老旧卫生院得到翻新重建,老乡们说,以前必须要去大医院看的病,如今在家门口也能治好;又如上学,营养餐解决了孩子们饿肚子的问题,寄宿制免去了翻山越岭的奔波之苦,各种资助政策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群众渴望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医疗、优质的教育,这些公共服务资源需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均等化,更多地向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倾斜。统筹公共服务资源、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保障体系、激活社会力量,有效引导多方资源进农村、惠百姓,才能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 G+ b" n8 ?4 B' K. o5 @
: `9 x/ v3 { Z- I: o1 }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摆脱贫困是一段奋斗旅程的终点,也开启了新生活的起点。踏上新征程,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依然需要用改革和实干来回应。努力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上再加把劲、再聚些力,才能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3 n2 e6 _. c. O/ K9 x5 [9 |5 f, z" n
5 p$ h9 v1 t6 C* [ (作者为本报贵州分社记者)# K% _5 e4 z, K. @
6 m) M0 g3 U% C7 u/ {& g4 M$ {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23日 05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