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41|回复: 5

[百姓心声] 关于制定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4 22:03:39 来自手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徐州市委关于制定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01-13 08:42:00徐州日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徐州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全面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徐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分析国内外环境新变化和徐州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入研究“十四五”时期徐州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十三五”时期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全面展开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生动实践,砥砺前行、开拓创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徐州在经历阵痛中卸下历史包袱,在攻坚克难中闯出崭新天地,在突破自我中迎来光明前景,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黄金期。

1、过去五年,是徐州发展理念变革最深刻的五年。坚持将新发展理念作为重要标尺,将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作为战略统领,在负重奋进中不断匡正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境界,推动新发展理念成为全市上下发自内心的信仰和坚定的价值追求。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深化、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连续跨越6000亿和7000亿两个台阶,2020年达到7400亿元(预计,下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4万元。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居全省第一方阵,发展指数数值居全省前列,工业应税销售收入、金融存贷款余额等核心指标实现五年翻番。

2、过去五年,是徐州转型发展成效最好的五年。坚持统筹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个转型”,依靠改革开放创新推进发展动能接续转换,老工业基地实现涅槃重生、华丽转身。牢固树立“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导向,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作为主攻方向,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000家、为2015年的4倍。四大行业转型升级全面完成,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稳步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优异成绩跻身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产量稳超百亿斤,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2%,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县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五大国有企业集团完成重组,徐工混改基本完成,徐州农商银行挂牌开业,“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全面提速,成功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双向开放格局加速拓展。“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创新核心区集聚效应加速显现,城市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3、过去五年,是徐州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迎来一系列重大机遇,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扎实推进一大批重点项目,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较2015年提高7个百分点。郑徐客专、徐宿淮盐高铁开通运营,公共交通迈入“地铁换乘时代”,高架快速路即将成环,国际会议中心建设完成,国际博览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序时推进。入围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承办权。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荣获“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奖,平台载体体系日益完善,城市吸纳集聚高端要素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发展双向互动,“三乡工程”和“村企联建”深入实施,县域面貌变化巨大,邳州、沛县、新沂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稳步提升。首倡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重点领域合作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发展开创新局面。

4、过去五年,是徐州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五年。全力办好各类民生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000元和 21000元,较2015年增长12781元和7018元。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五年累计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84所。深入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改革试点,基本照护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提标扩面,以市为单位完成城乡低保标准统一并轨。新增三级医院8家、达到24家,其中三甲医院达11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更加健全。出台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拓展生态修复治理成果,林木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率分别达到30.7%和44%,位居全省前列,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领先,先后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扎实推进幸福温暖徐州“大家庭”建设,三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5、过去五年,是徐州治理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形成特色,跻身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战果,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圆满收官,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法治徐州建设全面深化,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有力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功举办首届汉文化论坛,加快推进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大运河文化带徐州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更加繁荣,“马庄经验”享誉全国,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得到大力弘扬,高分荣获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武装工作强力推进,双拥模范城创建荣膺“九连冠”。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徐州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全省率先启动统筹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夺取大战大考“双胜利”。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坚持胸怀“两个大局”,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推动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在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有效应变局、破难局、开新局。

在“十三五”发展中,我们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确保了党在徐州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确保了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徐州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得到圆满实现,在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也收获了宝贵的工作体会。

——五年来,我们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贯彻、一体推动落实,深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斗前行。注重把握新时代要求和新阶段特征,持续深化对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的理解运用,通过创造性落实推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彭城大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绚丽新篇。

——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推动持续转型发展不断取得突破进展、实现蝶变升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突破口,正视历史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认清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摆脱思维方式的惯性和束缚,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坚决不走以GDP增长论英雄的老路,坚决摒弃以破坏环境、牺牲安全为代价搞发展的做法,坚决告别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我们自觉强化系统观念,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均衡协调、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强化系统性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在更高站位、更高层面上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城市繁荣与乡村振兴、产业提升与生态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全力以赴补短板、锻长板、筑底板、创样板,全面提高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努力让先进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释放,社会活力在高效率治理中充分迸发,人的全面发展在高品质生活中充分实现。

——五年来,我们始终遵循科学方法,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地见效、结出丰硕成果。坚持思路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围绕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建设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形成一系列
顶层
设计,围绕推进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强化要素集聚建设一系列平台载体,围绕强化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繁荣现代产业确立一系列有效抓手,在全市上下凝聚起强大思想共识,树立起鲜明工作导向,构建起科学推进机制,营造起浓厚社会氛围,有效保证了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细落小、落地落实,推动形成一大批高质量发展的徐州经验、徐州典型。

二、以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为统领,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徐州在“十三五”时期取得历史性成就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是紧密相连的递进过程,是提标提质的上升过程,是自我超越的蜕变过程。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以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为统领,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一)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辩证看待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充分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1、放眼全球,世界格局出现新变化新趋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纵观全国,我国发展呈现新特征新内涵。我国已经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社会大局稳定,制度优势显著,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同时,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3、审视自身,徐州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快速发展中的成长型城市,徐州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加速期,发展空间广阔,增长潜力巨大。“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区等多重战略深入实施、交织叠加,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徐州发展被赋予了“带动周边、代表区域”的重大使命。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产业竞争力不强,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开放型经济规模偏小,城乡二元结构和市强县弱特征明显,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生态环保任务繁重,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升,整体处于新旧动能切换期、转型成果拓展期和竞争优势重塑期。

立足新起点,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面加快跨越赶超步伐,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奋力跑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加速度”,持续壮大总量、优化质量、提升分量,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不断开辟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境界。

(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力打造区域样板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坚定不移将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作为战略统领和实践载体,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2、发展导向

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和红绿灯,自觉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紧扣“六个高质量”,聚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导向,加快提升发展能级,建设经济繁荣的实力城市。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跃升,人均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攀升,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大力推进“大通道、大枢纽、大络”建设,加快城市国际化步伐,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经济规模和竞争力持续增强的实力城市。

——牢固树立创新驱动核心地位,深度激发内生动力,建设活力迸发的创新城市。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核心位置,推动创新环境优化,加强创新开放合作,促进创新要素集成,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创新成果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依靠创新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统筹建设美丽公园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在筑牢生态本底中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牢固树立治理现代化目标,科学完善社会善治模式,建设安定和谐的善治城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优化升级社会善治徐州模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人民自豪的幸福城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建设更高水平幸福徐州“大家庭”。

3、基本要求

坚持将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要求,健全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指标体系、评价体系、推进体系,不断开创“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新局面。

——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汲取高质量发展动力。抓住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契机,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全面加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要素流通联系,更大力度、更深层次从长三角汲取发展动能,用好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

——在深入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围绕重点领域攻坚突破,探索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新路径,积极推进徐州都市圈和淮海城市群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深化产业、市场、科创等领域交流合作,有力增强发展纵深、用好发展腹地,促进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和重大生产力布局持续优化。

——在深入推进持续转型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以产业转型为先导和支撑,保持转型发展战略定力,坚持不懈推进“招商引资1号工程”和“765计划”,推动工业经济升级提速、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现代农业增量提效,加快全域工业化步伐,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超万亿,为中心城市建设和区域样板打造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在加快推进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中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对照世界银行标准,对标国际标准和一流城市水平,坚持依靠改革创新的办法有效破解难点、疏通堵点、连接断点,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各类发展要素特别是优质高端要素的吸纳集聚能力。

4、奋斗目标

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是省委赋予徐州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两高两强”奋斗目标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个方面特征高度一致,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高度统一,与省委关于“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部署要求高度契合。全市上下要咬定目标、接续奋斗,努力展现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奋力走出一条符合徐州实际、具有徐州特点的现代化之路。

——奋力实现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夯实基本现代化物质基础。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努力做大经济规模、做强经济实力、做优经济结构,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力争到2025年经济总量跻身万亿元城市行列。聚焦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比重大幅提升。全面增强城市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城镇体系更加合理,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

——奋力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彰显基本现代化价值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弘扬。到2025年,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显著提升,文化品牌和文化标识充分彰显,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70%。城乡宜居品质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0%,加快建设精神富足、文化繁荣、法治昌明、生态优美、市场青睐的近悦远来之城。

——奋力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体现基本现代化落点归宿。瞄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确保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超过35万(新口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超过90%。到2025年,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安居乐业切实得到保障。

——奋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越来越强,强化基本现代化根本保障。进一步丰富完善“四位一体”的社会善治模式,深入实施“党建+”工程,全面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建设,不断健全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大力丰富网格化治理手段,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市域治理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更加彰显,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公众安全感指数超过98%。

展望2035年,徐州要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地区生产总值在2025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5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以上,区域创新能力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城乡区域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中国徐州典范,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充分展现“强富美高”新徐州的现代化图景。

(三)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力畅通循环体系

从打好持久战的角度充分认识和深入研判疫情带来的中长期影响,积极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把握战略基点,加快释放内需潜力。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完善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政策,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注重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进一步完善城乡消费网络,优化消费生态,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争创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500亿元。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拉动作用,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和储备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规模合理增长。

2、做强枢纽支点,加快升级基础设施。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构建“一核八向”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推动公、铁、水、空、管、光“六网”衔接。加快完善全域高密度快速化交通圈,优化多层次枢纽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抢抓国家布局“新基建”重大战略机遇,超前谋划实施一批5G网络、大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基建”重大项目,推进数字未来城建设,为未来发展抢占先机、积蓄后劲、增添动能。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大脑”,实现全域全程即时分析管理,让城市运行更聪明、更智慧。

3、提升循环节点,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完善权责明确的产权保护体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全链条系统保护能力。加快完善竞争有序的市场运行体系,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规范交易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加快完善衔接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进高铁物流园规划建设,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争创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和“一带一路”核心物流节点城市,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促进供需、产销良性循环。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经济强市

坚持将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作为主攻方向,聚焦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1、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资源要素、政策措施、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集聚加强,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持续推进“招商引资1号工程”,重点瞄准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欧美日韩等区域,招引一批牵引力、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努力在百亿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产业项目“765计划”,科学有序排定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项目、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和民生改善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入。进一步完善“六项制度”,健全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和项目建设服务保障机制,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2、积极壮大高端制造业。以建设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牵引,全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加快发展“6+4”先进制造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行动计划,推动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速壮大,巩固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地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主导产业集群。推进传统优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引导企业围绕品种开发、质量提升、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两化”融合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深入实施“四大四强”企业集团培育计划、骨干企业稳增长行动计划和“头部企业”引领工程,培育壮大一批“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实施生产性服务业稳固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中心商圈提档升级,实施“3+7”市区商品交易市场提升转型和搬迁工程,加强高品位商业步行街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首店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打造淮海经济区高品质消费体验中心。发展繁荣枢纽经济,更好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完善金融体系,提升金融质态,鼓励金融创新,争创国家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城市、 国家一流服务外包示范市和淮海经济区服务外包离岸交付中心建设。

4、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围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化发展步伐,抢占未来制高点。深入推进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培育壮大重点行业应用场景,加快实现网络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发展。前瞻布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产业,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加快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创建数字技术应用创新试验区和全国人工智能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实施“互联网+” “智能+”“区块链+”行动,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生态环保等深度融合,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着力消除“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5、推动县域经济全面振兴。强化全市一盘棋思想,加强县域发展统筹力度,实施县域振兴计划,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激发内生增长动力和发展活力,聚力破解市强县弱和板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谋划实施新一轮“一县一策”,支持丰县建设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沛县建设环微山湖县域协同发展先导区、睢宁依托空港开发区建设现代航空经济新高地、邳州争当一二三产全面振兴示范样板、新沂发挥节点城市优势打造全国县域枢纽经济先行区。加快推进徐明高速公路贾汪至睢宁段、台睢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连接联通水平。全面提升县域经济质量效益,进一步增强对中心城市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加快发展动能转换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通过推动更大力度创新、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形成新的动力系统,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1、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支持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按照“四个面向”原则,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增强产业技术创新支撑能力,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具有创新引领力的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更好发挥创新平台承载作用,推动高新区特色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实施“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建设提速提质行动,深化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合作对接,强化创新平台加速器和策源地功能。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和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更好发挥在徐高校引领作用,提升校地协同创新能力,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申报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一批产学研创新联盟和成果转化应用中心。更好发挥创新人才支撑作用,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重点人才工程,建立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引进、服务机制,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支持工人文化宫等服务职工阵地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大国工匠”,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2、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把改革作为活力之源,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通过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制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适应现代治理体系要求的政务服务管理模式。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依据市场规则实现效率最优化。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市、县(区)两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稳妥推进政府性债务化解,有效防控债务风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优化间接融资结构,形成依法合规、主体多元、渠道畅通的投融资体制。健全改革推进激励机制,注重激发基层活力,支持各地各部门开展特色化探索、差别化创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强化改革系统集成,提高改革综合效能,注重改革经验总结宣传,打造更多具有鲜明徐州烙印的改革品牌。

3、着力完善双向开放格局。以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支撑点为统领,推进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以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创新贸易业态和模式,扩大技术贸易、文化贸易、数字贸易等服务贸易规模,促进外贸提质增效。以提升重大载体平台开放能级为牵引,做优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航空一类口岸等开放功能,推进内河二类口岸、铁路一类口岸申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园区,支持省级开发园区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园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坚持把淮海国际陆港作为撬动徐州双向开放的最重要抓手,加快港务区建设步伐,积极融入国家自贸区发展战略,加强与江苏自贸区连接互动,打造自贸区联动创新区。鼓励徐工、徐矿、协鑫等龙头企业组建跨国企业集团,高水平建设境外合作园区,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人文交流,深化国际友城合作,吸引国际重大赛事落户徐州,打造国际体育名城和国际武术文化名城,全面提升城市外向度和国际化水平。

4、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高点定位、综合施策、压茬推进,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投资开放、要素供给、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人文生态”六大环境。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完善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高度重视工商个体户发展。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发挥市县两级一体化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效能,深化运用“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建立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政企沟通机制,大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各类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五、建设高品质中心城市,增强综合竞争优势

进一步放大城市格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区域竞争优势,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高水平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树立“精明增长”理念,框定总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高标准做好重点片区规划建设,东部以高铁商务新城连接贾汪,东南以东南片区促进黄河故道、新城区、吕梁片区联动发展,南部以高新区带动形成创新策源地,西部以淮海国际港务区打造开放新窗口,北部以生态新城筑牢生态屏障,中部以大郭庄中央活力区引领城市更新,全面展开“东联、西进、南拓、北改、中优”的空间布局,积极推进陇海新城、西部新城、潘安生态新城、陆港新城建设,科学规划青龙湖片区,进一步拉开区域中心城市框架,形成分工合理的都市体系和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2、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城市更新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滚动实施各类城建重点工程,全面提升中心城市承载力。加快推进地铁3、4、5、6号线、高架快速路、城市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S1、S2、S4号线工程建设,构建换乘顺畅、接驳快速的城市通勤网络,建设“公交都市”。扎实推进国际博览中心、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园博园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加快综合管廊、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加强雨污分流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排涝标准,加快易淹易涝片区治理。完善商业、教育、卫生健康、养老等居住配套功能,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城市新片区延伸,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社区。加强城市风貌设计和标志性建筑建设,打造一批富含时代气息、兼具徐州特色的城市建筑,构建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城市界面,提升城市颜值。健全“大城管”体系,深化“百姓城管”品牌建设,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3、完善新型城镇体系。按照城市现代化、城镇城市化原则,着力构建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科学稳慎推进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推动铜山区、贾汪区、徐州经开区与中心城区有机融合。支持县域中等城市提升功能、内涵发展,实施现代新型小城市培育行动,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中心镇发展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培育一批有活力、有魅力的特色小城镇。因地制宜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调整完善镇村规划布局,立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加快建设一批示范样板社区、提升一批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

4、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健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和决策咨询机制,积极探索区内城市“十四五”规划衔接互通机制,深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协同发展。加强交通、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快推进徐菏客专、徐枣城际铁路、徐连运河等重点工程建设,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加快实现 “互联互通”和“快联快通”。推动建立区域统一市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合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突协调机制,深化大气污染区域协作,支持省际毗邻县、镇探索联动发展路径。深入落实 “六个一体化”要求,加快推进“四个深度融入”,积极参与沪浙、苏南要素分工、价值链分工,全面接受上海辐射带动。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工作,加强南北共建园区建设。

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区、乡村善治引领区、幸福乡村标杆区、城乡融合先导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三农”大市向“三农”强市迈进。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种养殖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推广优质粮食品种和种子,到202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55万亩,抓好生猪等畜禽生产。深化拓展国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成果,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基础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应用。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繁荣田园旅游、康养度假、特色民宿等复合业态,不断做强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继续抓好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设,聚力打造“美味徐来·来徐胃美”区域公共品牌格局,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构建政府主导、实体支撑、社会参与的为农服务体系。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契机,积极推进黄河故道开发工程,加快打造生态富民廊道和现代农业基地。

2、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广邳州乡村公共空间治理、铜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推行“五位一体”综合管护,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自然村无害化公厕全覆盖,到2025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通自然村道路和村内街巷道路建设。稳步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到2025年全市有改造意愿的老旧房屋和“空心村”全部改造到位,积极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深入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集中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和美丽田园乡村集聚区、示范带。

3、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发展统筹规划和布局,推进村庄规划按需编制工作。引导城乡基础设施、重要市政公用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将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打包、一体化开发建设。加强县(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县镇村(户)道路联通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开展城市供水提质增量、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行动,建设“光网乡村”“无线乡村”。大力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并轨。

4、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厚植经营乡村理念,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和“村企联建”,建立健全城市优质资源要素下乡长效机制。推广睢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坚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集体股权有偿退出及担保、继承等制度。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健全“三农”财政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七、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持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自觉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依托。

1、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理论武装工作体系,加强“四史”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加快推进市级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深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完善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机制,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坚决守好高校、宗教、网络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依法加强网络环境治理,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高新型智库和高端智库建设水平。大力传承弘扬淮海战役精神,擦亮徐州红色之城、英雄之城品牌。精心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激发全市上下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2、构筑文明风尚建设高地。以深入贯彻落实两个《纲要》为抓手,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功能。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县域文明城市创建力度,聚焦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薄弱环节积极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好人文化建设,放大“好人园”榜样效应,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榜样、做徐州好人”等主题活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加强诚信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打造“信誉徐州”品牌。深入推广“马庄经验”,狠抓移风易俗,积极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培养垃圾分类投放、餐饮节约、绿色出行等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构筑公共文化服务高地。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服务供给和运营机制创新并重,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推动“三馆一站”提档升级,规划建设徐州大剧院,构建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推广“百姓点单”“文化超市”等方式,创新实施文化惠民服务项目,建立通畅高效的需求反馈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强化对基层文化团体、文化人才的鼓励扶持,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加快建设“书香徐州”。完善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公益放映长效机制。

4、构筑文化繁荣发展高地。大力实施“舞动汉风”工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文化魅力,全力打造汉文化、运河文化、乡村文化等城市文化名片。推进大风歌城建设,持续办好汉文化论坛,加快建设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让“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特质更加鲜明、更具影响。加强窑湾、户部山等大运河沿线文旅资源保护传承,打造特色鲜明的大走廊大长廊大画廊,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示范段、样板段,让河岸交织、古今辉映的运河风貌别样生动、别样精彩。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组织“汉风文华奖”评选,争夺更多国家级文化大奖,让崇德重文、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绚丽呈现、绚丽绽放。突出城市风貌整体性和文脉延续性,推进“老徐州记忆文化名片”建设,加快回龙窝、文庙等历史文化片区创新利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标识。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全力打造“国潮汉风”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八、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展开美丽徐州建设新实践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徐州样本”。

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坚持“保好水、治污水、供优水”,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加快城乡污水管网建设,确保考核断面稳定达标。统筹推进重点地区重点地块土壤污染修复,保持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开展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规范管理行动,深化重金属污染防治,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深入实施《徐州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制定实施生态修复2022-2025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因地制宜推进采煤塌陷地、破损山体等生态修复。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积极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推进林地、绿地、湿地同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全域生态屏障。大力推进全域增绿添景,到2025年完成成片造林30万亩、改造山林林相3万亩,打造徐派园林品牌,努力展现青山绕城、碧水环城、绿树融城、繁花簇城的美丽景象。办好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2、构建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坚持以生产方式变革引领美丽徐州建设,推动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牵引,深入推进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转化机制和金融支持体系,开展绿色创新企业培育行动,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体系,以建设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示范市为牵引,深入推进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幅降低重点行业和企业能耗、物耗,全面推广绿色交通、绿色建材、绿色居住,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为牵引,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型组合,开发利用“城市矿山”,加强沼气综合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构建健康消费体系,以推进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市建设为牵引,完善促进绿色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倡导简约适度的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绿色创建,大力培育生态文化。

3、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相结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充分发挥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作用,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建设应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完善环境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化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施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巩固提升联合国人居奖创建成果。

九、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共建共享幸福徐州“大家庭”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就业优先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就业工作。完善企业稳岗支持政策,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多措并举增加就业岗位。支持鼓励灵活就业,积极发展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等新就业形态,有效拓宽就业空间渠道、挖掘就业潜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促进淮海经济区各创业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持续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进一步扩大“创业徐州”品牌效应,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强化技能培训、政策服务和法律支持,维护灵活就业和新型就业群体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切实加快共同富裕步伐。健全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实现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联动提升。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形成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稳步提高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重点提升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规范健全资本、产权、房屋租赁等各类市场,丰富拓展股息、红利、租金等有效投资渠道。完善不同群体差别化收入激励机制,大力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收入水平,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注重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加快发展慈善事业。

3、大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化学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推动15年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鼓励支持学前教育多元化办学、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普通高中联盟发展,完善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积极引进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大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进“家校社共育”,不断提升教育办学水平。坚持增量与提质并重,支持在徐高校高水平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积极创建“双一流”,推动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产业、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鼓励发展校友经济。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积极发展“订单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力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力度,健全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健全开放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4、扎实推进健康徐州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全民健康政策,推进健康徐州行动计划,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推进市传染病医院、市中医院新院、市儿童医院新院改扩建,支持第一人民医院、徐医附院、市中心医院等优化布局、转型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加强医学重点学(专)科建设,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医联体和医疗事业集团建设,构建与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加强各级疾控中心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打造“全民健身·活力徐州”城市品牌。实行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释放生育潜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家庭尽责、互助共济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要求。增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积极推进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探索“时间银行”“喘息服务”等服务新模式。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加快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发展模式,支持社会性互助养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服务模式,实现养老和医疗机构之间健康服务的便捷对接。不断壮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银发经济,合理布局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和养老服务特色产业基地。

6、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制度衔接,建立防止因灾因病致贫返贫机制,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救助平台建设,有效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失业保险金标准和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优化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标准,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鼓励发展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扎实做好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弱势群体保障工作。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十、完善“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以“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建设为引领,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推进平安徐州、法治徐州建设,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1、完善“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健全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徐州模式。坚持以“党建+”工程为龙头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党的组织全面覆盖、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工作全面融合“三个全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强化德治先导,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五大平台”,充分释放德治在教化人心、凝聚力量、社会治理中的强大正能量。坚持以基层民主建设为突破强化自治基础,完善人大代表联系基层群众制度,健全基层自治机制,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持续打造“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徐州品牌。坚持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强化法治保障,发挥风险隐患监测、公共安全防护、百姓平安守护、法治保障四项功能,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权益、化解矛盾、防控风险、维护稳定水平,推动社会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夯实社会稳定基础。

2、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健全立法体制机制,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以良法保障善治。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决策制度,加强权力清单管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双下降”。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完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保障体系,抓好民法典贯彻实施,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深入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努力让法治成为徐州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持续深化平安徐州建设。创新完善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深化系列平安创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徐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提高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努力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升级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梳网清格”,建设“平安前哨”工程,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工作机制,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深入总结推广运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经验,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4、系统提升城市安全水平。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安全发展理念,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全力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向好态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保持一年“小灶”的力度,优化三年“大灶”整治方案,加快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与房地产等重点关联领域协同监管。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疫苗安全监管。完善事前防范、事中响应、事后恢复并重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大应急”工作格局,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推进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四项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提升党管武装水平,持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加大双拥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十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十四五”规划执行落地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1、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适应发展形势变化,加强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提高领导决策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更好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党委(党组)在同级各类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市县整体联动的组织推进格局。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打赢作风养成持久战。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政治监督,加强和改进巡察工作,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健全“五突出五强化”选人用人制度体系,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着力推进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围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提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发挥“三项机制”作用,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持续改进干部队伍作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担当作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团结带领群众奋进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总结运用软弱涣散党组织动态清零、党员中心户、“扩面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等实践经验,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带头人,更好带领群众投身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3、广泛动员形成社会参与合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形成分工协作、团结奋进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强化“十四五”规划建议落实的法治保障。积极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强化规划建议落实的思想政治引领。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共识和力量。

4、健全规划建议执行落实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维护《建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把推进《建议》实施放在突出重要位置。要健全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类规划、计划、政策,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实本建议确定的基本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各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十四五”规划,把市委全会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明确实施责任主体,将《建议》明确的重大任务落实情况和下一年度实施计划列入党委(党组)会议年度重点事项,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按照分工抓好主要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的落实工作。要强化《建议》实施监测评估,建立年度监测评估机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强化人大监督作用、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大督查力度,全面落实各地各部门实施职责,切实把规划蓝图转化为发展的实际成果。

全面完成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徐州而努力奋斗!

作者:编辑:绪研

热点新闻

韩立明:努力在更多领域展现表率追求卓越担当无锡:引进来到护全程 营商“金字招牌”更闪亮徐州市本年度冬训工作将于1月中下旬全面推开常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古城亮出最美天际线南通市15个创新平台入选2020年省工程研究中心汇聚科技资源 持续创新投入 连云港上市公司加速高质量增长政协淮安市八届五次会议今起召开曹路宝李驰参加东台代表团审议张宝娟调研大运河文化带三湾核心区建设镇江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18日开幕姜堰实现市场主体注销“即来即办”宿迁市民乐享文化大餐

推荐新闻

2020年11月江苏及地方人事任免一览江苏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让百姓享受更优质公共服务江苏发布农民丰收节安排 "1+5+N"庆丰收迎小康江苏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新12350上线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回应热点问题国家能源局:前8月全社会用电量首现正增长新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这4类人群优先接种

more精彩视频

江苏省卫健委公布947家接种单位 疫苗免费接种

扬州首个社区“反诈VR体验馆”

南京首个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

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建成

“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历史网共产党员网江苏党史网江苏机关党建网江苏先锋网
中国江苏网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网江苏文明网江苏大讲堂江苏外宣江苏社科规划网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设为首页返回顶端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苏ICP备20023884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发表于 2021-1-14 22:1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anhang321 发表于 2021-1-14 22:04
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健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和决策咨询机制,积极探索区内城市“十四 ...

没济宁的事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泥菩萨 威望 +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4 22:04: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健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和决策咨询机制,积极探索区内城市“十四五”规划衔接互通机制,深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协同发展。加强交通、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合作

加快推进徐菏客专、徐枣城际铁路、徐连运河等重点工程建设,

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加快实现 “互联互通”和“快联快通”。推动建立区域统一市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合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突协调机制,深化大气污染区域协作,支持省际毗邻县、镇探索联动发展路径。深入落实 “六个一体化”要求,加快推进“四个深度融入”,积极参与沪浙、苏南要素分工、价值链分工,全面接受上海辐射带动。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工作,加强南北共建园区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09: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徐州,济宁差的就是城市规模和交通。济宁的主城区太小,没有起到带领作用,做大做强主城区就今后领导班子的重要使命。还有就是济兖融合,兖州划区7年了,济宁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无论是产业布局,物流交通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09: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你能发禁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09: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热门排行|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网站地图 鲁ICP备1802875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GMT+8, 2024-11-27 10:08 , Processed in 0.13390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