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6 14:35:23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施亮 郭施亮:抱团分歧加剧 蓝筹股的泡沫来了吗:对优质蓝筹股来说,只要保持稳定的盈利增速,那么仍然可以通过时间来不断消化相应的估值泡沫。只要是处于赛道良好、护城河较宽状态的企业,那么市场终究还是会认可它的价值。 ■郭施亮 随着白酒板块加速步入调整行情,机构抱团的现象开始发生分歧。在机构抱团分歧的背后,市场开始思考A股蓝筹股的投资价值。经历了最 |
8 Q" e3 Y0 M5 h4 o
% ]1 ^+ u; W' t
2 m) \3 Q& N9 P) U P8 ?6 A8 I" i. W/ k( f! Q
对优质蓝筹股来说,只要保持稳定的盈利增速,那么仍然可以通过时间来不断消化相应的估值泡沫。只要是处于赛道良好、护城河较宽状态的企业,那么市场终究还是会认可它的价值。: z6 M: T, [- u
9 n; q( i, H9 }( r2 c
■郭施亮/ ]# o% B9 k5 e
) q. A9 A) z* J. E 随着白酒板块加速步入调整行情,机构抱团的现象开始发生分歧。在机构抱团分歧的背后,市场开始思考A股蓝筹股的投资价值。经历了最近几年的大举炒作,A股蓝筹股的泡沫来了吗?- j0 Y4 E- d6 E( ^; S5 A6 n
9 L4 l8 J0 @$ A: j8 }# G9 D 蓝筹股本身指的是长期稳定增长的大型传统企业,在A股市场中,总市值排名在前100名的上市公司,基本上离不开蓝筹股的身影。
! B4 h! q! j# ^) U1 W2 q) v
4 \+ ?, K7 C/ ?: A! D) v' H 步入2019年,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往市场资金热衷于题材概念股的炒作,甚至是热衷于低价股的投资逻辑,如今却因为整个市场环境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近年来A股市场的大资金大机构,反而热衷于炒作大市值的上市公司。8 X6 p) | w. }
" W; W6 b6 O4 k 从这些年来的市场表现来看,除了两桶油及国有大行外,市值越高的上市公司,却越容易遭到市场资金的炒作。例如,贵州茅台(行情600519,# L* {: V# v$ z5 N0 l
[color=]诊股
: s: q2 o& Q; x# K9 {)、宁德时代(行情300750,8 ?6 N+ o; t$ |' N, o% B1 N
[color=]诊股
7 [% A \# Y" W3 {- a3 ?)、美的集团(行情000333,) u, ]; ~1 u4 U* C- N4 Q
[color=]诊股0 x# Q1 X% @% B( ~
)、招商银行(行情600036,
! V! E) ~& j+ g. }* B2 y3 G[color=]诊股
! a, ]. j; c/ ? m. W)(港股03968)等,这些上市公司也是近年来A股市场表现较佳的上市公司,同时也是股票市值增长最快的上市公司。经历了近几年的上涨,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经步入到A股市场总市值前20名乃至前10名的位置,过去银行股垄断A股市场总市值前十名的现象,如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 `( i- G" u: x) H. v
" L4 E: M( Q2 z$ Y- e' S
从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排名情况分析,也代表着不同时代下资本市场的不同变化风格。但是,让市场资金形成共识的是,头部企业的成长性越好,盈利增长能力越具有确定性,那么上市公司获得市场资金关照的概率也会越高。具有成长性及稀缺性的头部企业,它们的股票市值也呈现出快速攀升的趋势,这也是多方资金共同推动的结果。
: o) ~4 z4 O! d, f) X- x+ v" n' \4 i, F$ ~% ?: ]; X
除了基本面及盈利能力因素外,机构抱团也是推动股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3 F5 y7 d4 p* E" p% q
+ X* T$ o: g( Y) i* P4 { 从近年来涨幅较大的头部企业来看,基本上离不开机构抱团的影响因素。纵观这些年涨幅较大的头部公司,可以发现聚集了大量的基金机构或其它机构投资者,在大资金大机构扎堆的背景下,就成为了股价加速上涨的助推器。有时候,上市公司只需要一个利好预期或一个业绩预告,那么基金机构就会顺势把股价抬升起来。
+ c" i3 z( f: H: S" K
/ L. _5 @; ^; j' t# N3 b) x) C 从这些年来机构投资者的审美眼光分析,越来越偏爱于A股市场的优质资产以及稀缺资产,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越高的上市公司,稳定性越强,更容易形成机构扎堆的现象,最终形成了牢固的机构抱团局面。反之,虽然部分上市公司的质地较好,但因市值偏低,往往不符合当前机构投资者的审美要求,在缺乏机构资金关照的背景下,不少中小市值股票却处于漫长筑底之中。
' [: k7 m5 ^4 E$ f5 ?( W
, |4 B! x- d1 O* B. l 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机构抱团现象越来越明显,在机构抱团的影响下,导致本身存在一定估值溢价泡沫的头部企业的估值溢价越来越高,因为机构投资者的审美要求差不多,且A股市场的优质资产不算很多,由此也导致了大量机构资金扎堆在少数头部企业身上,并加速分流其余上市公司的存量流动性,这也是近一两年时间A股市场的真实写照。6 ]/ x3 ^" g! [
, y; o+ I( S( n7 z1 ~8 ` A股蓝筹股究竟存不存在泡沫?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对优质蓝筹股来说,只要保持稳定的盈利增速,那么仍然可以通过时间来不断消化相应的估值泡沫。只要是处于赛道良好、护城河较宽状态的企业,那么市场终究还是会认可它的价值,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修复高估的估值溢价空间。
4 y/ F& H0 m' G' A) @$ F: ]* i1 b$ c, _' B# N8 h3 O
此外,从A股市场总市值排名前列的上市公司情况分析,并非多数蓝筹股获得了市场资金的炒作,至今仍有一批低估值的大蓝筹股存在市场之中。因此,对蓝筹股泡沫的说法,可能存在以偏概全的定论,对蓝筹股的炒作,可能存在局部泡沫,但不至于说全面性的泡沫。
$ ^0 B* }. R' D* s
' B* a$ h& _. R& W4 c 在机构抱团有所分歧的背景下,未来机构资金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分歧。或许,部分资金会从估值溢价较高的蓝筹股跑向低估值的蓝筹股之中,也可能存在部分资金逢高调仓,等待市场又一次的低吸机会。但是,对A股市场的蓝筹股,尤其是优质蓝筹股,它们的未来走向会越来越“美股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机构投资者还是偏爱于市场中的优质资产与稀缺资产,只不过它们会等待一个相对合理的投资时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