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2-26 06:35:03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算盘是怎么打的 黄湘源:美的频频回购打的什么算盘:作为目前美的的掌门人,在自己套现半年之后,却又要公司用两倍的价格去把自己所减持的股份再买回来,并且买回来了以后,还要再用于对包括自己在内的高管的股权激励上。那么,这个如意算盘究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增厚而打的呢? ■黄湘源 美的这次拟动用140亿史上最大回购之所以见仁见智,关键不在 | / F5 m6 x# s ~7 E: `
/ {! U4 r$ N \, N- y( B" ] M
/ u9 [2 R2 u% |9 k- i( U* r$ S4 F5 G3 @) Y1 J& W) u. t) D: t
作为目前美的的掌门人,在自己套现半年之后,却又要公司用两倍的价格去把自己所减持的股份再买回来,并且买回来了以后,还要再用于对包括自己在内的高管的股权激励上。那么,这个如意算盘究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增厚而打的呢?
. k" v6 G! W( k) _ J! y9 c
# n+ t4 e5 {0 C; u3 z* s ■黄湘源
* ^* `0 S' M' N: r- n
4 k1 S9 ~) \' d' ?+ @$ D9 t. j 美的这次拟动用140亿史上最大回购之所以见仁见智,关键不在于回购本身,而在于回购的动机。动机美则一美皆美,动机一复杂,原本的好事情也就不免有可能会变味。- I5 s0 Z3 |/ c) B5 K) \
4 j* ~1 l7 X! Z$ W 迄今为止,包括本次回购在内,美的发动的回购已有五次之多。2015年7月和2018年7-12月的两次回购,一次回购2959万股,耗资约10亿元;一次回购9511万股,耗资约40亿元。这两次回购的股份都按计划予以注销,以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提升公司每股收益水平。不过,从第三次开始,美的所启动的回购,就不再进行注销,而是被用于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其中2019年2月-2020年2月回购6218万股,耗资32亿元;2020年2月-10月回购4183万股,耗资近27亿元。这一次,据美的集团(行情000333,
* j( _* z! j4 { t6 v& w[color=]诊股
; h4 }7 E5 o+ y$ _8 R2 x)发布的公告,拟回购不超过1亿股且不低于5000万股,预计回购价格不超过140元/股,回购金额不超过140亿元。所回购的股份将持续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 P* g7 U0 m5 k- V. C2 p+ E0 Q7 h& U: }6 _2 u
如今的美的早已不是几年前屈居格力之下的美的。美的在毛利率虽然还没能赶上格力,但在收入方面早已甩开格力800多亿,市值规模更是即将接近格力的两倍。美的的崛起,得力于新一轮的转型与变革,这与美的老掌门、创始人何享健对职业经理人方洪波的信任和放手是分不开的。如果说,方洪波在美的初始阶段的那两次回购上,尽管并没有取得让人十分满意的成绩,那么,此后所接踵而来的三次不再单纯以注销股份而是以股权激励以及员工持股计划为目的的回购行动,就不妨可以说开始为其表现出自己的个人倾向性而大展宏图了。2019年2月-2020年2月这次持续了一年之久的回购,开始了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的尝试。可是,这件事才刚刚完成,接下来的2020年2月-10月,就迫不及待的又启动并实施了第二次用于激励员工的回购。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回购价格原方案的上限为65元/股,后因股价持续高于回购价格,竟然又调整为75元/股。这也就意味着为实现回购计划又多花了不少钱。这两次用于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总共耗资59亿元。时间相隔还不到4个月,雄心勃勃的方洪波竟然又推出了堪称史上规模之最的140亿的回购计划,回购资金约占公司总资产的3.99%,占公司净资产的12.40%。而此项回购计划的终极目的依然还是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这充分说明,至少就回购而言,方洪波对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心。无巧不巧的是,恰恰就在6个月之前,方洪波本人就曾以68.12元的价格减持了手中所持的美的2000万股,套现13.62亿元。即使其本人说系配置资产所需,可是作为目前美的的掌门人,有什么比稳定公司的股价,看好公司的未来更重要的呢?而在自己套现半年之后,却又要公司用两倍的价格去把自己所减持的股份再买回来,并且买回来了以后,还又要再用于对包括自己在内的高管的股权激励上。那么,这个如意算盘究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还是为了其自己的利益增厚而打的呢?这个让人不得不有所怀疑的问题,也许正是解开美的回购之谜的密钥之所在!
( P' N5 n* W" U2 M8 U( x$ n1 {. n. h* B. f' Q: |) d' U1 W
职业经理人钟情股权激励本无可非议,但是,不惜动用手中的权利,让公司回购股权为自己权利增厚和利益套现之所用,则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尽管个人私德之贤未必一定会关乎其所就职公司的大局,不过,如果职业经理人为了个人的私利而置公司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于不顾,就决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情了。就美的现状而言,在家电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优势方面虽然追上或超过了专注于空调的格力,而在突破家电行业向高科技转型的道路上,其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也未必说得上成功还是不成功。别的不说,最近美的为之所倾注了很大心力的万东医疗(行情600055,2 p9 e1 s$ u* o5 v& |. ]0 X
[color=]诊股# t V4 }# z4 d; Z5 Q2 m
)收购案,虽然为美的在市值上的突飞猛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美的未来的利润增厚有可能带来的影响,则恐怕还是很难说得清。跨界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目前方洪波为美的所指引的这条转型过程中的回购之路,究竟是让他举公司整体之力为包括其本人在内的管理层加速股权激励和利益攫取进度的资本,还是他本人由于对美的未来的转型发展缺乏信心而给公司所带来的“催命鬼”呢?在笔者看来,只要看这个所谓史上最大回购计划最终会不会将埋单的责任转嫁给广大投资者就可以了。无论如何,市场才是真正的试金石。舍此之外,什么都是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