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在很多人眼中,国企就是“稳定”和“铁饭碗”的代名词,好像一旦进入国企,就绝无失业风险,可以高枕无忧了。此消息一出,不少 网友纷纷感叹:想不到国企的铁饭碗也保不住了。
“铁饭碗”究竟是不是一个真命题,我们暂且不论。倒是关于这项改革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
第一,改革是国有企业做优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
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从哪里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高水平的人力资本。
经济学家王小鲁早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国企不是养老院,职责不是养人,也要服从市场配置资源这个基本原则。
由于国企的特殊机制,很多管理者都是只进不出,这就容易滋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心态。在这种职业心态之下,很多人不会主动想办法提高业绩和经营效率。久而久之,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了,就随时可能被淘汰出局。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可以说,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初衷就是要把“躺平”和“拖后腿”的人揪出来,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用人导向。
用好这项制度,国企就能够打开人员流动的窗口,让市场的新空气不断吹进来,从而提升内部管理效率,激发人才队伍发展新活力,提升企业发展效能。
理解了这一点,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就不是“要不要”,而是怎样才能更好实施的问题。
第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不等于末位淘汰。
任何制度的设计,都要考虑其两面性。
推行改革是好事,但如果造成了基层员工心理压力大增,搞得人人自危,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
当前,一些自媒体将“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盲目解读为“末位淘汰”,将“调整”与“失业”简单挂钩,制造社会焦虑,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看到,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其实是两层含义,二者也不能与“末位淘汰”直接画等号。
先来看末等调整。这是说通过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对排名最后一个档次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这种调整,可以是降低岗位级别到新岗位,也可以是接受企业培训后,重新竞争上岗到新岗位。
再来看不胜任退出。经过末等调整之后的岗位改变或者培训学习后,仍然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无法承担岗位职责的,才考虑实现真正的退出。
也要看到,“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并非新事物。
早在2021年的新闻中,我们就可以找到这项改革的踪迹:2021年上半年,山东省属企业管理人员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人数为372人,占比为1.85%;已在2625户子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人数达5978人,占比达到93%。
所以,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这其中既有制度的刚性与必要性,也有充分的弹性和人情味。
第三,要确保制度设定的公正性与透明度。
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一直是国企要建立的人才机制。这个目标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要面对很多现实问题和障碍。怎么干,考验颇多。
一方面,要有理有据地干。
正如广大网友所担心的那样,制度实施的难点在于,对于“末等”和“不胜任”的认定。也就是说,考核标准设计得是否客观,具备可操作性,决定了制度设定能否令人信服。否则,很有可能出现人情牌和关系网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另一方面,要真刀真枪地干。
有了清晰的“退出”标准,就要用好绩效考核结果,进一步规范退出的情形,不能用违法违纪、到龄退休、主动离职等替代业绩考核不合格的“退出”。要防止只有制度、没有动作,避免出现“交作业”心理和“走过场”现象。
其实,近些年来,有关“精简机构”“缩减编制”的新闻早已不再新鲜,“铁饭碗”的“含铁量”确实在下降,“铁饭碗”的滤镜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
又或者说,“铁饭碗”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只有把应对时代变化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把自己的饭碗牢牢捧在自己手里,这样的饭碗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