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孔子博物馆精心策划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馆内馆外社教研学的深度互动等形式,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以创新实践诠释了博物馆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 启动仪式:乘数字化浪潮探寻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5月18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孔子博物馆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此次活动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北京邮电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孔子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电视文旅频道、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曲阜市文物局共同承办,是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2025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通知要求的具体实践。  启动仪式上,“孔子文化数字中心”揭牌,“儒家文物数字资源平台”正式上线发布。“文化数据标注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儒家文物数据标注中心”揭牌成立。 孔子文化数字中心以儒家文物资源数字化工作为核心,主要承担馆藏文物数据库系统化建设与智能运维、文物数据资产全流程科学化管控及标准化授权,构建以儒家文物数字资源库为核心的文物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通过建立文物总账数字化管理体系,孔子文化数字中心集成文物数字资源与孔府档案数据,形成集数据采集、管理、授权、应用为一体的平台化服务体系,并依托预约系统等公共服务端口,实现文物数字资源的精准化社会供给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本次孔子文化数字中心通过孔子博物馆官方网站发布以下内容: 孔子博物馆藏品总目。发布722218件孔子博物馆馆藏藏品总目,包含藏品编号、名称、年代等信息。 奎文阁(孔博藏珍)。发布馆藏120件珍贵文物二维照片和84件珍贵文物三维数字资源,提供高分辨率图像和3D扫描图像,支持局部放大与细节对比,用户可在线360度旋转查看,满足学术研究和观众欣赏需求。 典籍厅(孔府档案)。发布9021卷孔府档案总目。发布62卷明代档案、25卷衢州孔氏卷等珍贵档案全文。同步支持线下目录检索及档案查阅。 发布内容还包括42个VR线上展览及不可移动文物VR数字孔府等内容。 同时,《彣彩中国》文化科技特展及《持廉秉公——孔府旧藏“誊黄”撷英展》也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开幕。 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演职人员及师生们为大家奉上了精彩的音乐舞蹈演出。   展览开幕:多元形式传承传统文化之魂 5月18日当天,《彣彩中国》文化科技特展、《孔子文化数字融合探索展》及《持廉秉公——孔府旧藏“誊黄”撷英展》正式开展。 《彣彩中国》文化科技特展以孔子文化为精神内核,融合人工智能、文化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一核五章叙事空间,解码中华传统纹样与色彩之美。  《孔子文化数字融合探索展》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孔子博物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的10项创新成果展览,带领观众感受数字化技术赋予孔子文化的全新生命力。  誊黄是用于镌刻皇帝诏书以颁行天下的公文形式,是官方文书的典型代表,也是广大民众了解国家政令的重要渠道。《持廉秉公——孔府旧藏“誊黄”撷英展》以馆藏誊黄为主要展品,系统展示和阐释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拓展廉洁文化资源,赓续廉洁价值理念。  公益文物鉴定:倾听文物声音讲述历史故事 为响应“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孔子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活动。    活动全程贯彻公益初心,不设门槛、不取分文。专家们现场答疑解惑、鉴定文物,向公众科普文史知识,传递文物保护的理念,呼吁以敬畏之心传承文化遗产。 社教活动:线上线下齐参与观众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 为激发青少年对“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的想象力,孔子博物馆推出“‘画’说博物馆未来”活动,鼓励青少年观众画出想象中未来博物馆的愿景。活动收到了来自线上线下众多学校、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共收到数百幅画作。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提供独特的视角与灵感。孔子博物馆评选出了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构图奖和优秀奖等,并于5·18国际博物馆日进行展览。  还有“小小古籍修复师”社教体验活动,让青少年观众动手体验纸张修复,感受文物修复的精细与耐心;“合香格物佩囊知礼”趣味活动以独特的闯关游戏形式,让大家深入了解礼的内涵与价值;在面塑学习中,同学们一起探索文物上的谷子、瓜果等纹样,解读古代农耕文明与自然共生的智慧......      同时,孔子博物馆还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使得更多观众近距离了解博物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礼乐传习:孔博大集“接地气”射礼展演更具“国际化” 为更好地呈现孔子故里浓厚民俗气息,孔子博物馆邀请本地文化团体进行演出活动。唢呐、锣鼓奏热现场气氛,古筝、琵琶弹出沉醉之音;各种地方戏曲轮番亮相,诸多经典曲目接续登场,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传统曲艺演出。     孔子博物馆通过场景再现先秦《乡射礼》仪式,吸引众多国际留学生参与,共同体验古代射礼的庄重与典雅。活动不仅是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扩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影响力。    直播、报道:解读5·18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与“变”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数家报刊、媒体单位对孔子博物馆进行了报道采访,在展示趣味活动的同时,也展现了孔子博物馆对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生动解读。 与此同时,央视新闻联合多家博物馆,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直播活动,孔子博物馆参与其中。直播主持人亲临孔子博物馆活动现场,与策展人一同参观、解读《彣彩中国》文化科技特展,与学生们一起修复“古籍”,还亲身体验《乡射礼》展演活动,感受华夏礼仪之风。通过直播,线上观众也纷纷互动、好评连连,足不出门,便能体会到文博之趣。    博物馆是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孔子博物馆将更好地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媒介,拉近观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让文物“活”在当下,让历史“走”向未来。 5·18国际博物馆日已经落下帷幕,但孔子博物馆“博物馆月”的活动才刚刚开始。一起来孔子博物馆,参观、体验、感受更多精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