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92|回复: 0

[汽车常识] 趣味冷知识 4个汽车安全趣味冷知识 事实与想象就是如此遥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6:37:24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远导读:4个汽车安全趣味冷知识 事实与想象就是如此遥远,趣味冷知识 4个汽车安全趣味冷知识 事实与想象就是如此遥远,趣味冷知识:趣味冷知识,生活趣味冷知识,有趣冷知识,趣味历史冷知识,趣味冷知识百科大全,来一个冷知识,冷知识,10个有趣的冷知识,女生趣味冷知识...


[资讯-牛车]汽车早已普及,人们买车不再是停留在外观内饰配置上,看不见的安全设计也成为了大家买车前的必修课。然而,由于汽车技术依然不是一般消费者能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安全的错误理解一直影响着消费者,而且越传越像真的。很多时候,人们想象中的结论并不是真的,也有可能结论是相反的。比如今天我们总结的4个汽车趣味冷知识,都是和安全相关的,能知道正确答案的一定是高手。


1、前翼子板越薄越好、非金属材料更好。


只要不是特种车型,一般的轿车、SUV、MPV等等,都有前翼子板这个外观覆盖件。由于其特殊的位置,也导致了造型近乎一个“三角形”。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外观覆盖件都是金属材料的,薄钢板冲压成型的居多。看似不起眼的这个前翼子板,在发生碰撞时如果是轻伤的话,两百元喷个漆也就ok了,严重的话,直接换个新的也不过几百块钱而已,所以大家并不会太在意这个零件。


趣味冷知识 4个汽车安全趣味冷知识 事实与想象就是如此遥远-1.jpg


实际上,前翼子板和车辆的碰撞事故息息相关,撞击事故中,行人与前翼子板接触的概率十分高。所以说,这个前翼子板的材料软硬和是否吸能,对于行人的伤亡有着很大的影响。根据牛车实验室的拆解评价标准,金属材料的翼子板是越薄越好、得分越高。其实这也不难理解,金属板材越薄,在撞击时对行人的伤害就越小,撞击的同时材料也会变形溃缩,有一定的吸能作用。而最理想的翼子板材料并不是金属,而是树脂材料,即便是撞击后易破损,那也肯定是保护行人更重要。


2、前后金属防撞梁只能应对超低速碰撞。


我们经常看到对汽车前后防护结构的介绍,也就是前后保险杠、防撞梁。牛车实验室也不例外,每次拆解车辆都会介绍这两个部位。不过,前后保险杠的金属结构,其实也就是在车辆超低速的时候(时速15km/h左右)能够起到保护车身前后外观的作用。在停车、挪车、地库中、小区里行驶等情况下似乎更符合我们的描述。当发生低速碰撞时,保险杠外皮肯定是免不了剐蹭掉漆,而里面的金属防撞梁能够起到支撑外皮的作用,从而减少撞击力度带来的外观损坏。


趣味冷知识 4个汽车安全趣味冷知识 事实与想象就是如此遥远-2.jpg


不过,当车速快了之后,遇到碰撞事故,我们往往能看到金属防撞梁变形严重,车头或车尾也是撞的稀巴烂,根本看不到防撞梁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似乎只是个顺带手的牺牲品。其实,车速稍快一些,前后防撞梁的作用就已经不明显了。虽然它能够吸能且分散撞击力度,但是面对时速几十公里的车速,已经显得杯水车薪。不过我们依然会把防撞梁作为车辆安全的一个重点,毕竟它可以应对低速事故,且具备一定的吸能性。


3、车内止震贴大部分采用低成本沥青材料。


大家都知道新车有异味,如果没有味反而会引起消费者的怀疑,这的确让人哭笑不得。新车里的异味也是由于车型供应商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味道。不过,很多人认为是内饰材料散发出来的异味,实则并不是太准确。内饰面料有一定的异味,不过和遍布车内各处的沥青止震贴来比的话,那就不算什么了。


趣味冷知识 4个汽车安全趣味冷知识 事实与想象就是如此遥远-3.jpg


沥青材料,没错,就是柏油马路的材料嘛。这种材料源自石油,虽然是一种废料,但却成了很好的公路铺设材料,以及成为了汽车里的止震贴和止震板。沥青的异味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夏季天热的时候,沥青更会散发出大量的异味,且这种味道并不是短期内可以散尽的。虽然在车里以止震贴存在的沥青材料你根本看不见,但是“毒气”无孔不入。


4、线束保护不是全缠裹的好,有些部位应裸露。


车内线束的保护,也是对车辆安全的一种考验。一般廉价的保护措施就是给线束缠裹上绝缘胶布材料,好一些的方案是波纹管(树脂螺纹管),保护良好的线束,不但防尘防潮防火,而且在全球各种气候环境下都能够适应使用环境。尤其在沿海地区,线束需要更好的保护,才能防潮防短路。不过,并不是说汽车里的全部线束,都需要100%的缠裹。


趣味冷知识 4个汽车安全趣味冷知识 事实与想象就是如此遥远-4.jpg


主要是在线束走向的拐弯处,如果在这里也将线束全部“密封”起来的话,有可能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汽车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它不是静止不动的,汽车应该是长时间行驶在路上的,那么车开起来就免不了震动和颠簸,车内的线束也会随之有微小的“位移”,如果把边角拐弯处的线束也全部缠裹上保护壳,那么在日积月累的行驶颠簸中,就有可能限制了线束的“合理微小位移”。也就是说保护外壳把线束给固定住了,不让其运动,遇到颠簸时线束就会随着保护壳而被“生拉硬拽”,时间久了反而会造成保护壳的破损和线束外皮的破裂。这不是耸人听闻,是很多汽车厂家研究的结果。所以在很多弯角处的线束,顺理成章的局部裸露,在颠簸时合理微小位移,这是科学合理的设计。


...百度一下:4个汽车安全趣味冷知识 事实与想象就是如此遥远 声远论坛 + 大济宁 关注的[车友茶座]...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热门排行|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网站地图 鲁ICP备1802875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GMT+8, 2024-11-22 17:34 , Processed in 0.140947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