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V) B( L6 [& u7 d" [, ~
从古至今,结婚在任何年代对个人或家庭来说,都算是“喜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结婚过程形式和附属品等发生了哪些改变?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70周岁以上的老人,透过他们的故事,感悟时代变迁。 9 i" Y, H4 x$ M
“三大件”:从脸盆到电视机 ! {8 L/ _$ l5 e5 k. w5 y& |& T3 t
上世纪50年代,结婚流程十分简洁,“三大件”是唢呐、轿子、一把糖,说起那时候的结婚场景,很多老人对“糖疙瘩”的味道念念不忘。即便现在看来足够简单的“三大件”,在当时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条件较好的城区工作单位,能配发的“三大件”则是脸盆、痰盂、热水瓶。而那个年代唯一的奢侈品,是凭票购买的收音机。
; j0 Q. H" J8 T, ?$ Z! m' u
到了上世纪60年代,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一些家庭除了床,还能做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和一个板凳,这又是新的家具“三大件”。条件优越的家庭,会追求“36条腿”,指家具多,聘礼有面子。“三转一响”是上世纪70年代城区婚礼的追求。“三转”指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一响”指收音机。当时能拥有“三转一响”的家庭,丝毫不亚于如今有车有房的年轻人。 " J% ?# M- s! ]. ]1 ^( K7 u" J
改革开放之后,很多家庭的“三大件”又换了新内容。上世纪80年代,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是小城市家庭的“顶配”。那时谁家有个电视机,邻居都会过来一起看,看电视成为当时重要的聚会和社交手段。后来,空调、DVD、电脑等,逐渐在城区和农村入户,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小轿车,也逐渐成为聘礼和陪嫁的内容。如今,过去曾经流行的家具、电器,再也算不到“三大件”当中了,只能作为附属品出现在家中。 ! P: O& z& `4 w, W0 U+ @$ z: h
接亲方式:从大花轿到小轿车
. A$ ~7 a" u' V7 Y" v- Y
“我们结婚的时候,新娘还是坐大花轿,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81岁的张洪军老人说,他当年和妻子是邻村,经媒人介绍,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我们是1961年结婚,当时流行坐花轿,后来才慢慢地有了马车、地排车、自行车、拖拉机等接亲方式。”张洪军告诉记者,上世纪70、80年代,用被称为“洋车”的自行车接亲还挺时髦,真正的轿车接亲,要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
# y. Z8 ]. Z- A) D& o' o
上世纪70年代初,许多城区周边的村庄开始出现自行车,这让接亲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公社的马车和牛车,装饰一下就是‘婚车’,再盖一间屋,就很好了。”李营街道贾庄村的徐金财说,几辆自行车的接亲队伍,豪华程度不亚于如今的接亲车队。“一般来说,新郎骑着一辆自行车,新娘盖着红盖头坐在后面。”即便如此,这一辆自行车也是村里唯一的,只有和车主关系好的人才能借到。
: I" D3 |+ x( _1 {) a0 D
上世纪90年代的婚礼现场,新娘和新郎已经穿上了婚纱和西装,举办婚礼的场合也变成了酒店,主婚人、证婚人、司仪等应有尽有。随着经济物质条件发展,中西结合的婚礼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得到更多年轻人认可。 / J5 s0 t e% p$ E
结婚流程:从领证需签字到旅行结婚 " R, q4 ]- W9 @3 z
上世纪50年代,新人结婚要听从组织安排,婚姻大事要向单位“打报告”申请,领证需要单位证明和领导签字。到了上世纪60年代,许多单身男女开始自由恋爱。上世纪70、80年代,许多年轻人有了属于自己的结婚照。但那时的结婚照很多只能算合影,没有西装婚纱,只有一件新衣裳,一般衬衣领带是标准。 . H9 X! c! J8 U. H; r; P1 E
新中国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不仅体现在外在形式,人们的思想也开始变得更加开放包容。过去年轻人结婚流行穿一身红色,图个吉利,后来象征圣洁的白色婚纱也逐渐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婚礼现场中。 ~& A) {% i7 k, q6 B$ Z
新中国成立初期,婚礼的流程也较为简洁,多是单位同事、同村邻里聚一起吃个饭,更像是聚会。而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花车、婚纱照、宴席等逐渐成了婚礼上必不可少的元素。许多年轻人开始旅行结婚,越来越多的婚礼流程也催生了新的商机,一些有远见的人投身婚庆行业,占据了市场主动权。
2 g8 g0 ^& t2 s2 Q- K. ~
家庭的婚恋观,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其中百姓的思想进步显而易见。如今的年轻人,远不用担心物质条件,能找到有共同目标,能一起奋斗、一起畅想美好未来的伴侣,是过去物质匮乏时代所不敢想象和羡慕的。透视新时代年轻人的婚恋观,一个崭新开放包容的中国清晰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6 Q3 g, m; K$ N8 q#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