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51|回复: 0

[车友茶座] 白名单 “白名单”退场了 新能源车市风云激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06:17:05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远导读:“白名单”退场了 新能源车市风云激荡,白名单 “白名单”退场了 新能源车市风云激荡,白名单:白名单,什么是白名单,白名单在哪里,加入白名单,怎样加入白名单,获得白名单,开白名单,怎么开白名单,应用白名单...


□张锐


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能为动力电池行业的改良与优化提供更为丰富的赋能。借助市场的充分与自由竞争,资源势必进一步向优质企业集中,促成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到2020年形成产销规模在400亿瓦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的战略目标。


被业界称为“白名单”制度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简称《规范条件》)伴随工信部的一纸通知退出历史舞台后,国外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进入中国不再有任何门槛,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必然迎来一场惊喜变局。


由于起步阶段国内动力电池业生产企业数量过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引导行业优化重组,给稚嫩时期的动力电池生产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工信部2015年发布《规范条件》,要求动力电池企业需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在线申报,新能源汽车只有搭载“白名单”内的动力电池才可进入国家发改委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之后,工信部发布了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共有57家企业入围,至此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进入“白名单”时代。


四年来,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国轩高科等一批优质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迅速崛起,排名前十的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比超出80%,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自我出清功能得到连续释放,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嬗变得越来越紧凑与优化。没有进入“白名单”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如联动天翼、时代上汽、欣旺达也以自身优质的产品实现了批量装机,并纷纷跨进了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总量前十的行列,市场的自我优胜劣汰已让“白名单”名存实亡。


现在,“白名单”废止等于完全拆除了对国内动力电池的保护墙,基于全球动力电池出货地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因此,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将是“白名单”解除的受益者。事实上,由LG化学、三星SDI、SK集团和松下及AESC组成的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排名前五的阵营都已在我国布局落子。松下耗资500亿日元在大连投资建成的锂电池企业经过扩产后产能达9吉瓦时,可满足36万辆电动车的搭载需求;随着特斯拉落户上海,身为后者的长期合作商,松下正准备联手特斯拉在华合作建厂;LG在南京投资20亿美元建设动力电池项目将于10月实现量产。


日韩企业密集进驻,意味着将与我国动力电池生产商短兵相接,本土企业可能会在对手攻城略地的进逼下丢失一部分存量市场,且争夺增量市场会变得更为艰难。但从长远看,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对动力电池行业的改良与优化定能提供更为丰富的赋能。一方面,拥有技术比较优势且攻势凌厉的日韩动力电池必然倒逼国内优势企业在技术、产品与渠道等方面推进更大力度的创新,从整体上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借助市场的充分与自由竞争,资源势必进一步向优质企业集中,有利于促成“到2020年形成产销规模在400亿瓦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动力电池行业的充分竞争所产生的红利效应,也必然传导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市场层面。先前受限于“白名单”和为获得新能源补贴的限制,国内新能源车企可选择的电池品牌范围较小,整车产能与性能大受约束,动力电池市场完全开放后,新能源车企就有了更多的技术路线选择,可供遴选的对象也更丰富,进而形成更优的零部件匹配。不仅如此,车企还能有效规避动力电池价格、产能和性能等因素的干扰,推出功能更稳定、客户黏性更强的整车产品。更何况,动力电池市场放开的“鲇鱼效应”,更将加速国内汽车行业的升级换代进程。


“白名单”解除的同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还面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所形成的直接考验,他们理所当然要寻找守城与攻城之策。对整车生产企业而言,减轻补贴退坡压力的重要选择是要求上游动力电池提供商降低价格,因此,未来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成本竞争。目前,动力电池系统占国内整车成本的比例仍高达40%左右,而据瑞士联合银行统计分析报告,松下、LG化学、三星SDI的电池生产成本约0.11至0.13美元/瓦时,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电池成本是0.15美元/瓦时。可见,通过技术创新及行业联盟方式降低成本以形成价格优势,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必须首先拿下的战略制高点。


抢占服务高地同样可以成为本土动力电池企业迎战对手的重要手法。别的不说,随着电动汽车销量大幅攀升,动力电池的回收压力将越来越大。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5年,国内动力蓄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而按《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车企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如果动力电池企业能在电池回收处理上与汽车生产企业展开有效合作,进而在盈利模式上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则不仅能对原有客户形成强力黏性,还有望在拓展新客户上占据上风。


作为“白名单”废止之后行业必然进一步出清的结果,国内众多动力电池企业必然要变道转型。一方面,更多外资与合资新能源整车涌入,给动力电池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合作空间,本土不少汽车生产商也在有意识调整原有单一供应商格局,以提升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本土电池企业可乘此从品质、成本、技术及安全的多维角度细分出市场,形成独有的服务路径与客户黏性。另一方面,市场份额相对较低的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在选择与国内外头部阵容战略合作的同时,或可考虑将竞争着力点移向电动单车、电动船舶、城轨交通以及无人机等地带,在转身中创造与锁定新的竞争方位。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百度一下:“白名单”退场了 新能源车市风云激荡 声远论坛 + 大济宁 关注的[车友茶座]...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热门排行|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网站地图 鲁ICP备1802875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GMT+8, 2024-11-27 22:05 , Processed in 0.07033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