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silent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简介
病毒感染是一个极其复杂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生物学和病理学过程,而目前关于机体病毒感染的所谓各种类型,则都是从某个侧面或某个角度加以描述,当然不能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例如按照病程长短而区分的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按照感染症状的明显程度而区分的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按照感染过程、症状和病理变化的主要发生部位而区分的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等。之所以这样区分,只是为了理解、记忆或工作上的方便。而且应当指出,它们之间彼此还有交叉和重叠,例如全身感染中就有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之分,同一种病毒感染有时引起显性感染,有时却引起隐性感染等等。
包括一切不引起临床症状的病毒感染。可能是病毒不能最后侵犯或到达靶器官,因而不呈现或极少呈现临床症状。也就是说,病毒侵袭与机体防御二者之间的斗争使病毒侵犯至适当阶段而中止。这类感染最为常见,是人和动物天然自动获得抗病毒特异性免疫力的主要来源。同时,隐性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隐性感染动物仍有向外界散布病毒而成为传染源的可能。隐性感染的发生,既决定于病毒的性质,更决定于动物机体的免疫生物学状态。如上述,同一种病毒可能引起显性感染,也可能引起隐性感染。例如乙型脑炎病毒常可引起人与动物(例如马)的急性致死性感染,但在大多数人和动物群中,乙型脑炎病毒主要表现为隐性感染,虽然可能出现短暂的病毒血症,但是不呈现明显的症状。病毒血症后,病毒迅速在机体内消失。类似的隐性感染也发现于许多其它病毒感染,例如人和动物的某些腺病毒以及肠道病毒感染等。
隐性感染
人畜体内是否也有正常菌谱那样的正常病毒谱?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和需要探讨的问题。可以肯定,人及动物体内的带毒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经常能从健康人畜体内发现或分离到诸如呼肠孤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以及小RNA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但是应当指出,与人畜体内的正常菌谱不同,机体内这些病毒的存在,即使可能没有严重的危害,也决不会给机体带来任何好处。
表现形式
当机体免疫力较强,病原菌数量较少,毒力较弱时,不出现明显病症,成为隐性感染;当病原菌与人体免疫力的互相作用保持平衡状态时,病原菌潜伏在病灶内,成为潜伏感染;当人体免疫力较弱,病原菌入侵数量多,毒力强时,则出现明显病症,成为显性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