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个增长空间巨大的市场,快速扩张获得规模效应,烧钱补贴吸引用户,瑞幸咖啡选择的这个模式,可以追溯到神州租车。 时间回到2007年,陆正耀打造的第一个大型上市公司——神州租车正式创立,当时市场上还存在着两个比较大的玩家:至尊租车和一嗨租车。当年12月,神州租车还只有300多辆车辆,在全国11个城市运营,到2008年6月已迅速扩张到1000辆车,在全国20个城市运营,规模已经超过一嗨租车居全国第二。 于是,神州租车在规模上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了至尊租车。之后,他们之间的竞争故事就非常熟悉了,类似2015年的滴滴和优步,2018年的摩拜和OFO,两家公司在2008年之后的数年中,掀起了一波补贴大战。 2010年8月,联想控股的刘二海决定注资神州租车,后者随即发动了降价30-50%幅度的价格战,一方面用降价抢夺客源,一方面大手笔买车,2011年底其汽车数量冲到了26000辆;2012年,华平资本亚太区总裁黎辉投入2亿美元,帮助神州租车的规模扩张到45000辆。 直到2013年赫兹租车战略投资,神州租车得以合并赫兹中国的全部租车业务,牢牢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并在2014年顺利实现上市。 根据做空机构推算,2015年5月,神州租车股价从IPO时的8.5港元上升到20港元/股,陆正耀将所持股票出售给UCAR科技(优车科技),随后套现34亿港元。此外,Hertz,联想和华平投资等投资者,也在相同时间出售大量股票。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陆正耀和其他神州租车PRE-IPO投资者在短短9个月内向市场抛售了神州租车42%的股票,套现16亿美元。 随着陆正耀和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离场,神州租车业绩自2016年开始下滑,经调整净利润在2016年和 2017年分别下降了8%和25%。股价也在此后的四年间徘徊在6、7港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模式并非无往不利,在神州系2015年之后的创业过程中,有一项原本被陆正耀寄予厚望的业务失败,也是这一次失败刺激了陆正耀转换赛道,最终促成了瑞幸咖啡的诞生。 2016年,在创立神州优车不久之后,陆正耀投资超过100亿元做汽车电商平台,这一愿景吸引了阿里巴巴投资26.8亿元入局,双方称将在在“互联网+汽车”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 在当年4月份的发布会上,神州优车方面宣布,2017年6月以前会在全国构建500家以上规模和4S店类似的落地门店,覆盖全国各地。同时,预计2017年整个包括了新车和二手车的电商平台销售量会在60-80万台。 2017年初,陆正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神州买买车业务已经初具规模,在全国120个地级市完成网络覆盖,同时宣称,神州买买车还将进一步扩张,并下沉至县级地区。 但在那次新闻发布会之后,陆正耀再也没有在公开场合提及神州买买车,这一业务也慢慢沉寂,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神州买买车从结果看是失败了。”一位接近神州优车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传统的4S店体系太过强势,这个模式推到一半就推不下去了。” 再之后,神州优车的盈利遥遥无期,股价持续下挫;租车业务发展到瓶颈期,再度扩张的可能性并不强。陆正耀并非没有在汽车产业链上寻找下一个风口,2017年6月宣布22亿元注资小鹏汽车,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但新车从研发到生产太过漫长,行业赛道也过于拥挤,难以用过去的路径实现快速增长。 2017年底,神州优车COO钱治亚正式离职创立瑞幸咖啡,但她的决定绝非是一次个人的冒险:这次创业不仅得到了陆正耀的投资,神州优车原先的技术、运营等精兵强将,也一并加入到了瑞幸创业的进程中。 2019年瑞幸以超过4500家店面,成为中国连锁咖啡第一的品牌,而就在人们几乎相信他们会从成功走向成功的时候,瑞幸以一纸公告的方式,结束了一路狂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