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5-6 11:26:16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山林雪萍
说说中国制造为什么必须重走回头路,再来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
因为我们许多基础环节都滑扣了。就说我们的质量,不光是精益的问题,还有深刻的国家计量体系,以及数学问题(是数学问题,也冒出来了)。计量体系背后有一些深层次的科学基础问题,中国并没有搞透。中国的计量体系,最早是照搬苏联体系,改革开放以后又快速地转化成欧美标准。但这种切换都只是台面上的脸谱,台下齿轮的运转机制,则其实并不容易切换。
美国宇航局NASA,70年代就把机床的标准全部弄完。但它呈现出来的标准,只是一页纸。什么原因导致圆不合格,什么地方超插,什么特征对应何种参数异常,它的后台早已研究清楚。而中国只是把这一页纸拿来,背后的机制完全不清楚。一页纸,背后其实一张书。这张纸,简直就是一个技术的障眼法而已。
这是标准体系里头后台最需要研究的东西的。只学皮毛,不探究机理,中国机床再往前走,是很难的。没有人做机床的基础研究,导致标准在外面看上去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办法去追溯,没有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十一世纪初,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黄田、田文杰教授,曾经研究了近十种误差源中,哪项对五坐标并联机床的影响最大?经过数学计算,发现转角误差(工作台的旋转),严重影响重复精度种。这个误差,必须严格控制。就这样一个数学模型,对于提高中国机床的精度,有着非常高的理论价值,它也波及到了导轨等相关部件,都需要围绕转角误差,重新考虑一遍。有的精度可以牺牲一点,有的需要更加精准,这就是一种系统观。
被日本森精机收购的瑞士DI**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其工作空间体对角线偏差为15mm,而国内同类机床则要翻倍,精度完全没有办法比拟,就是因为国内机床缺乏控制手段。近几年来,天大张大卫教授一直在主机企业强调要重视基础制造精度。只有严格控制进给轴转角误差,要投入时间和重视导轨安装基面要刮研工艺。这些工作,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机床质量。同时对上游供应商的要求,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这就是基础原理,对于机床质量的深刻影响。
中国现在工厂里谈到“误差分离”,其实很多都凭经验,并无算法支撑,基本都是裸奔状态。现在的大工匠,简直还都是过去的抹刀和墨线时代。而国外测量仪如雷尼绍、海克斯康,已经把经验和后台的理论知识全部软件化了。想通过逆向工程去找寻技术的脉络,已经彻底走不通了。知识脱离了物理的形体,辨识起来就更加困难。原来大行其道战无不胜的逆向工程,面对软硬结合的知识体系,基本是无计可施。
什么是正向设计?什么是制造创新?有数学有物理,才可能实现正面攻关。这才是工业的老根。这也意味着,中国制造需要重炒回锅肉,重塑中国的工业体系。认清工业的基石,而不要老是想从新基建寻找捷径。什么坑,都是绕不过去的。相对重塑工业传统而言,新基建甚至还形成资源虹吸效应的干扰。 #工业的传统##大标准战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