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6-17 23:47:36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卫星告诉你,中国人种树有多牛:今天 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土地荒漠化 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一直是全球生态领域的难点问题 中国 作为曾经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如今却已经走出了一条 生态与经济并重 治沙与治穷共进 的荒漠化防治之路 根据第五次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 261 | : ^) d# p9 @6 F% E' E- c5 A
5 s5 ~4 c* U" `4 k; Q, F
今天
1 V- `% F) J( v' K 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1 [1 \% H+ s3 y+ u! e5 P _
土地荒漠化
$ ^! _5 T8 ^1 D# Y/ o* g3 J 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U6 W% V( U- b9 g- n
一直是全球生态领域的难点问题9 h" A. ^$ m7 X! D# a0 t( {1 A( s
中国 @/ u& p3 B9 Y/ v6 {) K0 q
作为曾经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 |5 N& T# m$ @/ y) N8 a1 F' a 如今却已经走出了一条; k+ p7 [. u y* e5 z0 @1 ^
生态与经济并重6 }1 U/ T+ o- W/ h3 R9 T
治沙与治穷共进) w- Y7 R5 p3 _3 k! o) _
的荒漠化防治之路
( P- U* K; I3 I/ ` 根据第五次' H7 Q6 }4 ]) p9 B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
$ ^3 i& u, K7 b( x3 d# J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5 `) z. k$ G8 e8 C- C( ~4 m
261.16万平方公里
6 S, V7 r0 G+ B6 p! r! V0 R 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 P6 B/ q" \( U5 I$ l* n N. F 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 ^% m2 a8 _% ` ▲中国沙漠、沙地分布图
+ Q" b v" m2 Q 从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 X/ N, L; K7 M- N, z, |: i3 s 到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
& q- i; {4 A! y 从漫漫黄沙到绿树掩映5 \6 X& S+ o7 C |% F7 k8 z
无不留下了治沙人的身影
# t9 s I+ M c) p 013 _+ y6 G, R5 V$ y8 M7 Z
浑善达克沙地 塞罕坝林海* D& d: ]0 p6 n) a. u
塞罕坝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
0 q1 s9 b% U& s+ s0 H 这里曾是一片绿洲、清代皇家猎苑* j& N$ N3 ^( X( \; R% I1 R O
由于开垦伐木9 f ]4 c3 i+ d& C6 Q, T
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
0 r$ U1 ~) B9 `: W2 R e. d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 B6 v' Z3 ^1 G9 Z$ S7 r6 U 黄沙荡荡,看不到尽头8 T0 L: q1 M+ U q* I" N
▲浑善达克沙地2000年7月与2019年7月植被指数对比图! p5 ?6 T5 d$ e" Y) d4 I
50余年: S5 n, x7 a! K0 h
三代人的执着与专精4 i! Q9 O, `* B/ w4 w
让这里从一棵树2 j1 o8 B# t \$ W
变成了百万亩的林海 y' x2 N$ S+ T0 U
▲图为卫星拍摄的塞罕坝国际森林公园。卫星数据来源:高分二号
5 {" o4 x9 |! s+ w( h7 N8 ?4 ] 这些树木
- c9 P) z# F: Z2 V 按照一米的株距排列
2 X5 \, ]4 j4 V, l; y4 b 可以绕赤道12圈
' _# X% s, y4 v 这不是寓言9 Y2 S: E8 T" [- s1 C# N
而是塞罕坝人书写的传奇 U& D6 I/ y; Z7 c) L; S$ `
02
9 v$ g9 Y' U" s. s+ G/ O2 p 库布其沙漠 “绿色名片”
2 \ r8 ]! T5 l H1 w$ V 库布其沙漠
, p/ _) G/ H( \ 中国第七大沙漠
W( s8 ^9 x1 [: F3 }! l# m 位于黄河“几”字湾南岸4 a" ]/ B. w6 q) ]: h/ o7 W
像一条黄龙1 D) e& F# p- p8 X
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4 p, v8 j' x/ n
▲库布其沙漠2000年7月与2019年7月植被指数对比图; V8 b, _- B; K" t. i [
30多年前
" q% n# p9 L' F6 p `0 S! F 这里寸草不生、风蚀沙埋8 H3 k! Q7 U1 @" s3 ~
被喻为“生命禁区”$ S: k) E" d# C7 `/ c# n4 t3 @9 p
30多年后- e, V, m: c3 [2 E c& L4 |' E l
库布其沙漠综合治理达910万亩
2 |- v/ R) b0 v8 Y: |+ \1 H# T 占库布其沙漠面积的三分之一
+ m4 k( Y: C: u9 c 从不毛之地到“绿色名片”
2 q7 p5 ^, b4 r, |% I “库布其模式”为全球防治荒漠化. X% [" k7 N1 o! z* u
提供了样本3 | N& i. t( B/ K u1 @
几十年来
9 n$ f' x+ A3 S* z 库布其治沙面积4 f' k. c, b2 L- t/ d$ Q
达6000多平方公里# D; p8 Q% ~7 H, B
这里创造了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
- G" t; @# c) R% M1 a 使10.2万沙区农牧民受益9 \. u& W+ |& E; }! a0 g* s: j
03
0 X$ w( g; W: \+ p 毛乌素沙地 陕西榆林喷灌区: _/ }: I4 E- g+ M% ]. I$ h. L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
& C" V! J' S) J/ C8 H 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
4 n* I" x4 U: O: @) ? 近年来毛乌素沙地治理采用了4 q- G. ?; F5 I, z4 \# @6 [9 v
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等措施2 o) ~- f5 z b5 E! Z" |
让毛乌素沙地80%变绿洲* g& z( F" v/ |# f
▲毛乌素沙地2000年7月与2019年7月植被指数对比图
0 F3 Y7 C9 e2 R2 p, e% R7 y 境内860万亩流沙
; l; `4 D Z, {+ y/ W2 ]% L/ d5 W 全部得到有效治理/ ]6 v) n2 e4 b2 e* o2 C) e4 I
近600亩沙地变成了良田& |5 v% a1 E, e7 Z0 U( l! [) ?
▲图为卫星拍摄的陕西榆林沙漠农业试验田。卫星数据来源:高分二号
5 {$ x% y; |" Y: E# A- ^ 从高空俯视' ]1 s. _ i/ [% |/ B
毛乌素沙地上铺满一个个绿色圆盘- Q1 `7 J1 z* t& `, f6 p
这些圆盘是一个个大型的喷灌区/ V! n Q* `: o8 h
在沙漠中开采地下水1 I7 k# v( Z0 L. N) s. b
灌溉周围种植的农作物( } j7 a( k; x$ }+ b6 p4 B( o
2020年4月22日
" ^, e0 K4 A& t: R4 b; _* |0 i 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数据' ~% F; I# k. [. u& | |! ^
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
% V0 {" p; L ^. u 已达93.24%. X) S |( G1 C/ p
这意味着* r5 ^5 r7 N: I& G1 l% ~$ E
毛乌素沙地即将退出陕西版图' U: }; d3 C' R. Q
标志着陕北地区
* L' n( [6 W; G 从“生命禁区”到“塞上绿洲”的逆转
% }" O/ g+ Z5 M7 ~: l 04
% O$ Z0 h2 ~% t& ~ 腾格里沙漠 八步沙林场
3 V+ w; l9 n" a/ E8 Z8 {% ~- M6 |: [ 腾格里沙漠南缘是, N1 f/ p! b) t- E+ A- k) _
甘肃省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
& f/ C, z9 {4 d' B, M ▲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林场
- _. Q2 ~; G8 B z9 n9 ^ 上世纪80年代初
* f6 E5 k K/ P4 ~/ C) R9 B “沙魔”从这里以每年7.5米的速度南移% S6 W$ t8 }: M: z
吞噬着周围的农田和村庄7 S6 k ^: Z, Y' E4 _/ ]9 ]
风沙蔓延
C P9 d( X% B5 @ 家园岌岌可危之际
) p+ h" n3 j; f2 d" h 1981年! K1 I+ \: a( h) O' g0 s1 N
第一代治沙人“六老汉”
, m7 O" y# R( f 徒步来到八步沙% A0 A6 S7 D1 z! K' J8 ~
踏上了艰难的治沙之路
8 [- C- Q+ E7 T' k, E 风霜染华发
# x# c: i. Q/ {/ K' q8 F* V 树绿八步沙: B3 K, G$ }+ A, R
39年
4 Q j" O" U) j) ^' J) m 三代人接续传承
0 y2 q4 E" U$ b5 \ 1000万株幼苗
0 d* ~/ r3 k$ O 38万亩树林6 S3 \2 \. Z3 K$ h0 A; f
21万亩良田: M5 X9 g, [4 w1 y$ o: }! p
把茫茫荒漠变成了葱茏林海
2 V- Z1 v# y2 J" {; T0 j& k 05' k+ Z1 r: U# Q( E! u% e
塔克拉玛干沙漠 “绿色走廊”2 k* d2 n9 K6 R7 H& v; x' e1 i( C
塔克拉玛干沙漠* X, l& C m8 q7 ~: d4 N
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 D- p/ }8 D1 \5 r. m 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 z$ v5 h2 \9 d- o/ ?# L 沙丘绵延 一望无际! z) p7 |3 o3 o- L+ F9 W
面积达34.69万平方公里
' l* Q8 z. f$ g$ \ “塔克拉玛干”
1 J: h' W3 B, v' C T* v9 ? 维吾尔语“进去就别想出来”+ z1 M5 m; ]' Q
因此这里素有“死亡之海”之称$ U3 i: o) H B" d9 R0 S
1995年10月( P# T) k& u5 ~: r c6 r
第一条塔里木沙漠公路 A f. N+ u2 X# N) n5 v/ n1 _) z
终于全线贯通
! |' T5 b3 i- J) _( g1 ] “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
* z6 ?8 h" k2 A 变成了通途6 ]0 s; I1 E; [+ i2 m8 }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植物园
3 i: u Z8 _( s' E: U A: c 为了避免流沙侵蚀- m% D. p) H0 a$ w
2003年8月开始
. k8 Y. _: w* h' `* r 护路工人们在公路两侧! g, k+ ^" W1 Q/ q7 s8 F
在公路两侧72米至78米宽的地带 S; R* }0 {$ r( ], C* a
种植防风固沙林木两千多万株; m9 k- x2 }% E- [/ B
是世界上第一条“沙漠绿色走廊”
1 w& w `9 j, L) j. V! {; P) w& q 2003年1 b- R: z( H, q5 L! l4 Q2 |
这里开始建造塔中植物园
- }' S0 C* @1 H4 Y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 C1 b' b4 s3 g4 u; X
建在沙漠中心的植物园
# R5 V4 H0 p8 i" B ▲图为卫星拍摄的塔中植物园。卫星数据来源:高分二号
+ G' s" b" _$ Y& c 植物园面积已达300多亩+ }9 y, I+ L1 j. [, d. L
引种的荒漠植物达260多种
+ |" Q9 Y1 B* b Y5 `2 C3 v4 m- u 从这里筛选出的优良品种
4 `# v+ i3 l1 V5 U6 L; s1 ` 种植在塔里木沙漠公路的两旁# x/ s4 r4 ~) P* H& F* b0 _" n
一片片绿色“希望之洲” l: c/ E$ F" Q6 k8 C) {% T. N: o
正萌发蓬勃生机* A) A7 ]5 N% h, K" `9 W
06
. s0 X3 O6 q* M2 e3 Y8 A6 G" R 奇迹的“密码”
; K, c7 i# w& Y, [0 t “中国智慧”让沙漠再次变回绿洲) D" d3 O$ t9 A3 ~! b
实现了从“沙进人退”
5 ?/ r6 u) X# p3 G/ ~ 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 s; \6 Q) o+ Q Y 1949年到2019年5 v t5 q/ L+ ]/ R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
! J" w4 S( A8 Y" E$ {4 a 由9%提高到近23%
1 V) }+ S$ |7 K 2019年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0 R$ ]) g9 b! H% o5 H3 ] X t# M
连续15年实现“双缩减”
4 b2 X9 v( _& O5 W$ q; s4 ]! H$ v 库布其、毛乌素、腾格里
C7 ^4 X5 c' M4 ^ 塔克拉玛干沙漠、塞罕坝林场等地
8 f3 @' E q/ L 均是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成功典范$ q/ \2 Q6 Z! [$ N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
8 Q& }7 t9 U/ w5 D8 n 不断探索和不懈奋斗
. l4 D6 a( \/ A# a2 m5 @. R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
E0 i) f/ ^* q8 n. y; _- C- J 让7000多万. w+ Q; H1 _6 p5 z' y
依赖退化土地生活的人实现脱贫6 v8 o, n3 k6 }! T g
▲中国防风固沙保护区分布图
0 E7 |& R* @( j( Y! I3 W) F6 G 中国版图上每多出来的一抹绿色
; U+ k5 I6 V: [; j/ b5 |. L 都汇聚成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t% Z/ t* l, s* e& X( U 联合出品$ J0 w, a, ~" \& K" H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2 r" M4 h! L( m3 u# R 新华网思客% r$ H( z' T2 f
新华网5G富媒体实验室
" m, l8 X" X+ _2 r 策划:刘娟 U: i( @" T* m" r$ c# U
监制:李晓云% r4 [# D4 i, b( l) l* ~2 q
编辑:郭香玉 舒克凡(实习)* R( T c7 R: E1 F* `0 n/ j
编导:祁丽君 王云霞
5 V2 e( g4 A" G+ f+ A) ?. O; ]9 b 视频制作:朱少杰
% t( L* e; Q) K! f3 q# d 制图:李权2 V& ~1 g) ?9 _7 V
校对:郭建伟7 A/ T0 c& K% f( G
植被遥感数据:国家林业与草业局
/ R- _/ n+ n. d% H 卫星技术支持单位: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 ` a+ f0 s r. i 卫星技术:陈卫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