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8-12 00:04:36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来论:垃圾分类,使“蛮劲儿”也使“巧劲儿”: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已逾百天,截至7月底,北京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1764吨。然而,社区间落实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依然存在,居民分类意识薄弱、个别社区改善不明显等现象依然存在。针对此,北京将全面铺开“盯桶战术”,动员七类人员下沉社区参加桶前值守。如何让“盯桶战术”既盯得住居民行动,又 | ' z) i9 ^4 G' A8 x0 Q
2 I* J7 m$ @, U" v. ]
, _$ G, |4 E+ S) H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已逾百天,截至7月底,北京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1764吨。然而,社区间落实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依然存在,居民分类意识薄弱、个别社区改善不明显等现象依然存在。针对此,北京将全面铺开“盯桶战术”,动员七类人员下沉社区参加桶前值守。如何让“盯桶战术”既盯得住居民行动,又让分类意识“钉入”居民内心,需要基层各级单位更多思考和创新。# y& b- N5 k: J5 ]: S) f- F/ C
+ y+ d" ?' \' W' S Y" _9 G. i 由专人值守垃圾桶,帮助指导并监督居民正确投放,倒逼居民提前在家做好垃圾分类,看似“笨方法”,却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好办法。垃圾分类对居民设置家庭垃圾桶、垃圾类型识别、分类包装投放等环节提出了细致具体的要求。环节、工作量的增多,垃圾分类识别的繁琐刚开始必然会给居民带来不便和不适。如果全凭自觉投放,一些居民可能会出于习惯和贪图方便随意投放,垃圾分类的目标达成将难以保障。垃圾分类成果和居民意识养成,离不开居民每一次具体准确的行动,而“盯桶战术”恰恰是保证每一次投放正确的关键。4 m: T; U, a+ P" _1 g
& ^. K3 f& N" t) u4 E W: B8 ]
细枝末节直接影响政策执行效果。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执行更加严格复杂的措施,需要居民克服巨大的内心惯性和行为惯性。有效克服这些惯性需要社区更多地站在居民的角度提供贴心服务。例如,垃圾分拣可能因为不卫生而遭到居民抵制,社区可提供洗手液便于分拣后清洁;上班族早出晚归,垃圾投放时间可根据社区居民作息时间适当调整;垃圾分类看似简单但种类繁多难以界定,社区应提供耐心详细的说明和辅导……时至今日,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垃圾分类的施行可谓恰逢其时,阻碍除了人们的惰性外,更多是细节的不便,化解这些不便,工作才能打开局面。
( {) H5 u3 S0 P5 Y5 |3 h4 R
& i+ K$ ]% b, [ 正向激励更能培养行动自觉。传统思维通过处罚来达到令行禁止的效果,但单一的处罚容易形成抵触情绪,一旦脱离有效监管可能死灰复燃。如果能辅之以正向激励的机制,或许更能让居民感受到行为的价值,并形成行动自觉。过去三个月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社区通过积分奖励、换购商品等措施,很好培养起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激发起分类热情。对正向激励的投入虽然低于维持监督的人力成本,却能收获高于监督处罚产生的效果,各个社区宜充分发挥才智,针对社区居民的特点推出正向激励政策,让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中去。, _, L( M# J& e
/ I3 y7 Z& `5 G3 Z 垃圾分类再难,巧妙推动就不难;垃圾分类再繁,习惯了就不繁。万事开头难,要扭转居民长期以来的习惯,使“蛮劲儿”也得使“巧劲儿”,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正向激励,才能培养起居民的行动自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