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0-26 18:16:22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金台随笔:女排故事何以动人心弦:这是一个浓缩中国人共同记忆的故事,至今仍然让观众心绪激荡。展现中国女排30余年奋斗历程的电影《夺冠》上映以来,引发热议。一记扣球,何以扣人心弦?女排精神,何以振奋人心? 作为体育类型片,《夺冠》拓展了中国电影的美学维度和类型广度,将动感的视听语言与动人的故事情节熔于一炉,将角色成长的弧光与时代发展 |
& f" ?0 z9 O. z7 O
; l+ b# a; Y% ~- i5 H / y; y3 k1 x, |/ [7 h
这是一个浓缩中国人共同记忆的故事,至今仍然让观众心绪激荡。展现中国女排30余年奋斗历程的电影《夺冠》上映以来,引发热议。一记扣球,何以扣人心弦?女排精神,何以振奋人心?
6 ~# ^; h! T) F0 @0 }7 x3 L' q- L* v. d( P# u
作为体育类型片,《夺冠》拓展了中国电影的美学维度和类型广度,将动感的视听语言与动人的故事情节熔于一炉,将角色成长的弧光与时代发展的脉搏融为一体,共情和共鸣由此而生。电影中,动作、术语专业到位,球球真扣;场景、道具细致用心,逐一还原。在竞技体育的专业性和影片纪实风格的交融之中,影片创造出属于排球运动的独特电影语法,营造出“沉浸式见证”的观影体验。
3 ^; z9 T& t1 s
* M) G5 f, v' M5 C; X, {7 x# E 电影中,女排姑娘们神情专注、目光坚定。背弓拉开、奋力一击的扣球,配合有序、衔接流畅的防守……行云流水的动作,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影像注解。当人们熟悉的女排姑娘在银幕上一一出现,当中国女排训练地之一的漳州训练馆被真实还原,当1981年世界杯决赛的最后四球技术动作、传球走位被再现……这些被光影放大的细节,激活了观众心底关于女排的“独家记忆”。“中国女排”这四个字已超越体育本身,承载着全民的期待、希冀和情怀。
F& A4 U) _7 z$ K& p& k9 k% i' \7 K! I. R
影片高扬的拼搏精神同样激荡人心。鲜花和奖杯,交织汗与泪。影片以中国女排三场标志性的比赛作为叙事节点,分别是1981年大阪世界杯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与美国队之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再创辉煌。三场比赛结果的胜、负、胜,既构建了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也观照出中国女排30余年的跌宕沉浮。从这个角度看,电影《夺冠》的动情动人之处,与其说是“冠”,不如说是“夺”,不是表现“一定会赢”,而是表现“努力去赢”,是“证明给他们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1 R4 s6 V- Z2 A: Y
$ [4 l1 m, c" m
体育精神与民族精神息息相通。《夺冠》紧紧围绕着女排精神与中国时代变迁的互文关系展开。女排精神为何令人振奋?因为它背后不仅是一支传奇队伍的追梦史,也是每个拼搏奋斗的中国人的成长史,更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造的时代精神的缩影。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与“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互相呼应,铸就了改革开放初期昂扬向上的时代强音。时间在变,但女排精神始终未变,并在此刻写下新的时代答案。
[& N K; r1 |# r, r
4 p; Y8 d5 L3 t0 Q6 k# h4 Y: \ 巅峰背后的拼命硬干、身处低谷时的埋头苦干、收获荣耀后的重新出发,中国女排坚守初心、探索创新的奋斗历程,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精神气质。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从容不迫、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何尝不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实底气?
# {. a5 y& F9 o/ \+ A' k; F3 ]. e+ E2 n! R/ `5 c
女排故事为何能一直动人心弦?女排精神为何能历久弥新?也许正如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时,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结尾所写,“她们追求的目标是世界冠军吗?是的,又不尽然。她们一代一代苦苦追求的,是祖国母亲的伟大前程。”2 F+ Y2 F9 T* `( y7 Z
- V/ A& W m+ [! V$ f6 l' a' O' h$ M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6日 05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