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06|回复: 0

[理财宝典] 李大霄最新股市观点 观点1+1:教科书浪费惊人,循环使用“卡”在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8 19: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大霄最新股市观点 观点1+1:教科书浪费惊人,循环使用“卡”在哪: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新学期开始,拿到崭新的教科书,认真包上书皮,颇有仪式感。当学期结束,面对学完的一本本教材,既有“成就感”,又会为它们的出路犯愁。“卖了一麻袋的书,最后只能买得起一个麻袋。”络上毕业生的调侃令人苦笑。  镜头转向中部某省某再生资源企业3500平方米的车间,一座

! d8 o& |) J7 M5 z- ]) |& T! Y  Y9 F+ c/ C8 q; ~! c/ Y
        : ]1 y$ f9 z' b% z1 k. _
        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新学期开始,拿到崭新的教科书,认真包上书皮,颇有仪式感。当学期结束,面对学完的一本本教材,既有“成就感”,又会为它们的出路犯愁。“卖了一麻袋的书,最后只能买得起一个麻袋。”网络上毕业生的调侃令人苦笑。
7 q: T( c( |; l1 k/ u
: v) g) ^1 A, r        镜头转向中部某省某再生资源企业3500平方米的车间,一座近两层楼高、重达40多吨的“旧教材山”赫然显现,记者随手捡起一本初中历史教材,发现品相完好、干净整洁。据说,这只是三四天收来的,旺季回收量是现在的3倍,这些教材将全部变成再生纸……图书馆里的书籍可供读者反复借阅,大量“很新的旧教材”却沦为“废纸”,两相对比,吊诡又现实。
: Y; M8 C( ?9 n( a
, G# k$ \3 p6 @9 F/ {+ \        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仅中小学课本及教学用书,全国零售数量就达29.3亿册、总计259.89亿元。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教科书用量巨大,印制越来越高档,若不能循环利用,会造成极大浪费。
! [. G. i  ]+ A" M3 ]' [1 b7 j
  M  `+ p* c. E! ]$ I        事实上,教材循环使用不是新鲜事。2008年起,在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免费教材循环使用已经展开,涉及音乐、美术、体育、健康、科学等学科。这些教材由国家免费发放,而非学生家长购买。有关学科不需做课堂记录,被重复利用的教材品相较好。已建立循环使用制度的学校,还会定期对教材消毒。上述“前提”令教材循环使用在一定范围内实施较好。但也要指出,由于不涉及个人购买、未涵盖所有学科、不包括高中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循环使用的教材数量仍不及教材总量的零头”& }3 [" S& ^6 y
2 L2 I5 M0 B. ?% j3 S+ r5 C2 O
        另一方面,市场化的教材循环利用也面临不少难点――回收分拣需要大量人工,成本不低;各地使用教材不尽相同,更新版本时间各异,给二次销售带来不确定性;究竟是通过书店或电商销售,还是与教育系统合作,尚无成熟模式。这些问题难免影响二手教材资源通过市场渠道有效利用。; K6 y+ z: _6 O1 K7 u. b

2 x$ P8 S8 A6 Z" E        法规的“不匹配”同样不容忽视。按照规定,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应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必须从依法取得出版物批发、零售资质的出版发行单位进货。可是,二手教材的卖家往往是个人,收购销售也有别于传统发行。填补“空白”,规范行为,要更有针对性。5 y' t* @: N! V# @' Y
: H, i7 v# z& S2 D
        世上没有真正的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进一步实现教材循环使用,需要教育部门、市场管理、回收企业、学生们的共同努力。针对非免费教材,教育部门也不妨建立回收机制,对符合循环使用条件的折价回收,还可以鼓励捐赠二手教材。由教育部门回收、整理、消毒、发放,学生和家长也放心。对市场管理部门而言,出台针对性规范,创新管理方式,给予政策支持,将使市场在二手教材资源配置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规范中运作,在发展中成熟,教材回收企业有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学生彼此交换或购买闲置教材,则是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进步的阶梯”,同时为环保尽了一份力。教材循环不拘泥于一种方式,将会创造更多可能。绿色环保,循环经济,考验智慧,取决于行动。$ c7 L1 s( D7 H: k
( F' j+ a* L, @0 P# e3 N
        $ F7 |4 M/ F  E5 z$ P& O+ h

  v8 _& I$ c1 Z' O8 e4 B2 c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声远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

声远论坛|热门排行|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声远网 |网站地图|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485号 |网站地图 鲁ICP备1802875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30761号 GMT+8, 2024-9-23 09:22 , Processed in 0.07974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S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