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9-8 08:02:41
来自手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最新的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东拓西跨南联北延”的发展战略,也就是四面开花,均衡发展。提出了“四大新城”概念:西部新城,运河新城,颜店新城,廖河新城。
第二,优化中心城区结构布局。
第三,突出城市特色,发展定位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
中心城区城市发展主导方向为:以向东发展为主,适度发展南部、北部、西部。
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中心城区形成“双城六片三心三轴”构成的“H型”城市空间结构。
“双城”即以老城片区为核心,以济北新区、滨河新区、滨湖新区为主体的西城和以高新区、接庄新区为主体的东城。
“六片”即老城片区、滨河新区、滨湖新区、济北新区、高新区和接庄新区。
(1)老城片区:疏解老城人口和部分职能,控制开发强度。重点发展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提升老城区文化氛围和环境品质。规划人口50万人。
(2)滨河新区:以运河申遗带来京杭运河周边环境提升为契机,以打造“一河两岸”城市滨水新景观带为出发点,适当拓展运河西岸用地,发展旅游观光、居住、物流等功能,疏解旧城的居住、旅游等功能。规划人口20万人。
(3)滨湖新区:以老运河改造和小北湖防洪功能东迁为契机,以滨湖新区为基础,在南环路两侧、日菏铁路-小北湖之间拓展城市用地,形成滨湖片区,以提升城市品质。规划人口30万人。
(4)济北新区:以现有的济北新区为基础,向北拓展,发展生活居住、物流。规划人口20万人。
(5)高新区:实现“宜居城市、高新基地”。以现有城区为基础,强化与接庄新区的联合发展,共同建设东城,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承担市级商业、文化、娱乐等职能。规划人口25万人。
(6)接庄新区:以接庄镇和任城开发区为基础,以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环保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少量配置服务设施和生活居住设施的产业区,承担区级商业、文化娱乐等职能。规划人口15万人。
“三心”包括一个市级中心和两个市级副中心。
(1)滨湖新区市级中心:主要承担主要承担金融、商务办公、旅游服务、文化产业功能。
(2)老城副中心:主要承担大型商业零售、文化娱乐、医疗、旅游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
(3)东城副中心:主要承担商务办公、商贸物流、科技研发、信息咨询生产服务功能,同时增强商业零售、文化娱乐等消费服务功能。
“三轴”包括东西城市发展主轴和两条南北城市发展次轴。
(1)东西城市发展主轴:以公共设施服务带串联滨河城市中心区、老城城市中心区、东城城市中心区。
(2)南北城市发展次轴:贯穿西城,以南北公共设施服务带为主体,串连济北城市中心区、老城城市中心区、滨湖城市中心区、小北湖的南北向发展次轴;贯穿东城,以南北公共设施服务带为主体,联系杨家河湿地、东城城市中心区、新接庄城市中心区、济东湿地的南北向发展次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