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十五日》作者是马伯庸,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该书是马伯庸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 小说讲述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当太子时险些在南京被炸死,而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几乎同时在京城突然暴毙。于是朱瞻基带着一名小吏、一名捕快和一名女医生,在对手的追击下,千里长河,星夜奔驰,四面楚歌,命悬一线。从太子宝船被炸先后结识吴定缘、于谦、苏荆溪,到朱卜花、昨叶荷、梁兴甫的连环追捕。从朱卜花疽毒迸发而亡、梁兴甫陷入火海,到瓜州君臣遇险被困水牢。从淮安结识白莲教众,到吴定缘被抓至济南。从朱瞻基、于谦分道扬镳,到靳荣背叛。从君臣再入漕河,到吴定缘潜入皇宫报信劫持龙棺。一直到最后似乎大局已定时,还有吴定缘、苏荆溪身世之谜待解。太子这一场沿着大运河的极速奔跑,跑出了皇权与民意的博弈,跑出了宫闱与官场的心机搏杀,跑出了纠葛数十年的复杂恩怨,也跑出了从崇高到卑微的人心。 马伯庸巧妙地借用了这个惊险刺激的逃亡故事框架,给读者讲述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和神奇。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看到了长江与运河连接处瓜洲渡的左右行舟,看到了漕运重镇淮安的五坝过闸和清江浦拉纤,看到了山东济宁南旺闸的分水鱼嘴,看到了河北泊头船过阁上闸的奇观。那些中国工匠们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鬼斧神工造就的漕运奇迹,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这个传奇故事设置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背景,读起来津津有味,令人眼界大开。
马伯庸: 大运河的美,不仅美在从南到北不算变化的美景,更在于古人的巧思擅谋,瓜州左右行船,淮安五坝过闸,济宁南旺分水枢纽,阁上闸问鼋船涨,其巧夺天工之处,才是真正需要去赞美的。
通过对漕河运输的了解,让我和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一些设计重合在了一起,南水北调东线就很大程度用了大运河的天然水道,济宁的南旺也是整个东线的最高处,我们现代人利用水泵梯级抽水来运输水资源到北方,古人却利用类似都江堰的鱼嘴分水来行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