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官方和国家林草局官方
网站发布消息,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
济宁市作为国际25个城市之一、中国7个城市之一、山东唯一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国际湿地城市是按照《湿地公约》决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各缔约国提名,经《湿地公约》常委会批准,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的城市。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是全球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的创新举措,旨在以创促建、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理念,将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深度融合。近年来,济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相关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专题报道,有关采煤塌陷地新生湿地建设做法被自然资源部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突出特色,打造“覆盖城乡、碧波万顷”的湿地景观
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国内知名团队把脉规划、跟踪指导,编制完成《济宁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19-2025)》,围绕“一核引领、两环支撑、四轴驱动、多点推进”建设布局,提出到2025年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80%以上。
一是着力推进城市湿地生态建设。大力开展城市河流湿地、人工湖湿地等保护修复,重点做好城中人民公园、南池公园湿地,城南太白湖湿地,城东高新区廖河湿地,城北
任城翠湖湿地,城西
嘉祥吉祥湖湿地保护修复,使其成为城市湿地“名片”。
二是着力实施重要湿地保护修复。以环南四湖大生态带、重要河流水库和市级以上湿地公园为主体,先后实施了南四湖湿地和23个湿地公园保护修复项目,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积极开展退耕还湿、退渔还湿、退养还湖、污染控制、生态监测等,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逐年提升。据统计,创湿以来完成湿地保护修复20.33万亩。
三是着力抓好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确定采煤塌陷地治理重大工程24项,探索形成划方整平、挖深垫浅、生态治理、产业利用、充填平整、预治理等六种治理模式,对常年积水重度煤炭塌陷新生湿地,进行围湿造岸、植树种草,实施种植、养殖等综合开发利用,建设全国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修复示范样本。同时,依托塌陷地治理后形成的独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发展“农林渔文旅”生态产业,推进“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游则游”,发展高端苗木花卉等种植业、靶向珍珠养殖等渔业、农业观光和生态文化旅游等生态产业,推动“生态洼地”变身“产业高地”。截至目前,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地45.52万亩。
创新方法,建立“活力充沛、持续高效”的管理体系
一是在全国较早制定小微湿地、湿地乡镇、湿地村居6项管理办法、建设标准,规范创建申报、受理流程、建设规划、考核验收等管理要求,明确湿地网络、湿地健康、生态文化、湿地经济、湿地管理等建设标准,在山东率先开展湿地乡镇、湿地村居、小微湿地建设。
二是制定出台《济宁市湿地保护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湿地保护志愿者履行职责、志愿服务范围、管理和奖励机制等,组建3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利用世界湿地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湿地保护知识宣讲、展览展示、政策解读、辅导培训等公益宣教活动16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
三是依托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制定《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采用野生动物AI声纹监测、视频监控、生态监测、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每台AI声纹监测设备可科学判断监测4万平方米内野生动物
信息,视频监控3万亩范围,今年年底前将完成智慧巡护指挥系统等智能保护区管理平台建设,推进保护区智能巡护管理。
四是加强对各类生态数据的自动监测与识别分析预警。先后观测到有鸟种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的“青头潜鸭”越冬集群135只,占全球种群数量的近20%。
五是组建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针对开采沉陷时空演变机理与效应、开采沉陷监测预警、开采沉陷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科技问题,高水平开展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模式研究。先后完成《高潜水位煤粮复合平原区开采沉陷调查、监测与预测研究》《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监测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等专题研究,为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示范引领,开展“科学规范、共建共享”的创建活动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湿地乡镇、湿地村居和小微湿地在全市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湿地乡镇、湿地村居、小微湿地创建活动。通过实施清淤疏浚、驳岸修复、植物种植、设施建设等保护修复措施,重点抓好镇村驻地及周边河道、沟渠、坑塘等重点区域,打造具有农村特色8公顷以下的河流湿地、坑塘湿地、塌陷区湿地以及城区公园、植物园和新建社区等小微湿地。统一规范湿地乡镇、湿地村居、小微湿地建设标准、申报流程、考核验收等要求,年初提出创建目标,年中开展创建督导,年末对创建内容的组织实施、建设进度、建设成效、支持保障和财政资金有效使用组织绩效考核,确保创建成效。全市已创建湿地乡镇30个、村居54个、小微湿地127处。同时,组织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开展摄影展、观鸟赛、湿地科普教育等线上线下宣教工作,全市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
关注参与人数达到19万余人次。
延伸阅读:
国际湿地城市介绍
国际湿地城市是按照《湿地公约》决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各缔约国提名,经《湿地公约》常委会批准,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的城市。
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是全球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的创新举措,旨在以创促建、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理念,将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深度融合。
近年来,济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相关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专题报道,有关采煤塌陷地新生湿地建设做法被自然资源部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来源:济宁自然资源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