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老年朋友来说,买菜做饭似乎并不是容易的事,特别是一些岁数大的独居老人,在使用燃气时很容易发生燃气使用风险,如果这时候小区有配建食堂,将会带来很大的便利。 近日,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小区或将配建食堂!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区配建食堂的好处有哪些? 小区将配建食堂,两部门发文 10月31日,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显示,各市(区)应选取3至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试点时间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通知表示,试点社区应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将配建食堂、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小区配建食堂的好处有哪些? 1、有利于增加就业 小区配建食堂,会增加一批就业岗位。从运营管理人员到厨师、服务员等可以向社会释放诸多就业机会。 2、有利于加强社会分工 小区配建食堂,也有利于让更多女性将工作重心从家庭转向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在传统生活观念里,女性都是以照顾家庭为重,日常做饭也是女性偏多,除了一些全职照顾家庭的女性外,一些有工作的女性往往也会被动选择离家近、早下班的工作。而小区配建食堂,则有更多的可能性让女性把照顾家庭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实现自我价值。 3、有利于节约能源 小区配建食堂,这样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整体油烟排放。 4、很大程度上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 在所有生活垃圾中,数量最多,也最难分是就是厨余垃圾。创办社区食堂,显然能使厨余垃圾最大化集中,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对个体家庭而言,如果没有厨余垃圾,对于其他垃圾的分类也会变得方便容易。所以,建设社区食堂,一定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 5、方便老年人就餐 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社区配建食堂的独特优势在于,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用餐,并重点解决特困、独居、孤寡、高龄、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社区食堂建立后,老人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的选择做饭或吃食堂,有效规避安全隐患并避免劳累。 6、为学龄儿童提供便利 对双职工父母的学龄儿童来说,孩子就餐问题一直是麻烦事,平时家里如果有老人或保姆帮忙做饭还行,但如果是自己带孩子就难免会遇到无法按时吃饭、吃饭晚等情况,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可能也会带来影响。如果小区有了食堂,那么无论是堂食还是外带,下班比较晚的父母也可以省去买菜做饭的时间,让孩子回家及时吃上饭。 7、让社区更有归属感 小区内有食堂,固然居民就不用出远门去就餐,除了方便之外邻里间的见面相处机会也会增加。无论是忙碌一天的工薪白领,还是在家中的老人、小孩,在小区食堂内吃饭往往都是想吃到“家的感觉”,以此找到归属感。 《通知》明确从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四方面提出试点任务。具体来看,(一)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以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为基本单元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标准》(建标167-2014)等标准规范要求,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60%以上建筑面积用于居民活动。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洗衣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新建社区要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集中布局、综合配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既有社区可结合实际确定设施建设标准和形式,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补齐短板。统筹若干个完整社区构建活力街区,配建中小学、养老院、社区医院等设施,与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二)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工作,加强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集中供热地区)、安防、停车及充电、慢行系统、无障碍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完善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设施完好、运行安全、供给稳定。鼓励具备条件的社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并做好消防安全管理。顺应居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建设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营造全龄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鼓励在社区公园、闲置空地和楼群间布局简易的健身场地设施,开辟健身休闲运动场所。(三)推进智能化服务。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推进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提供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整合家政保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推进社区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四)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协商机制,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推进设计师进社区,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完整社区建设。对于涉及社区规模调整优化、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改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配置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有效对接群众需求,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育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通知》要求,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协同机制,结合城镇老旧小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等工作,统筹推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建设方法、创新建设模式、完善建设标准,以点带面提升完整社区覆盖率。组织本地区每个城市(区)选取3—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编制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目标、试点内容、重点项目、实施时序和保障措施等。另,该试点工作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重点围绕以上四方面内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