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成为国家公务员,甚至是进入国企编制队伍工作,是让不少人羡慕的一件事情。
但也有一类“铁饭碗”工作,他们干着最基层的活,天天和老 百姓打交道,却被不少人诟病,甚至挨骂,原因是他们“砸人饭碗”。这也是大多数城管和辅警工作的现状。 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贾庆国提出,要对闲置的事业单位和人员进行清理。两会结束后,政府就颁布了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提到要精简5%的人员编制,重点就是针对那些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为百姓做实事的闲职单位及人员。
而各地不少的城管、辅警等岗位也将因此面临裁员。这一方案一出,让不少人拍手称快。而要进行裁员,就得首先从编外人员清理起。 拿城管举例,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处于编制外的城管表现并不足够专业,有时不但不能完成好工作任务,甚至造成老百姓与城管工作之间的误解越来越深。 一些编外辅警在出任务时,也时常可能发生违纪违法、玩忽职守等事件,严重影响了国家公务人员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而清理编外人员,不仅能整治原有工作单位的一些不良作风,也有利于缓解国家财政压力,促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而对于保留下来的编外人员,聘用单位和使用单位也要为此担负起责任,遵守“谁使用,谁负责,谁清理”的原则。
无疑,这次的机构改革缩减人员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让不少对不干事、办坏事的城管辅警没有好感的老百姓表示期待。 为了响应国家这一号召,不少地区已经开始行动。哈尔滨在今年3月份时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着手制定准备清退的人员名单。 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应注意这样一些问题。清理掉一些编外人员,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失去工作,对于 生活困难和技能偏弱的这些人来说,国家在清退的同时应该合理考虑其现实需要,提供一定的补助或者提供培训以便再就业的机会。
|